目前,紡織企業原料庫存偏低,有補庫的剛性需求。據了解,進入11月赴疆看貨、詢價的內地紡織企業數量增多,但苦于價格和疆棉運輸問題,實際成交量比較少。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16年新疆植棉面積為2904.5萬畝,同比下降6.3%,單產為131.3公斤/畝,同比增長10.9%,總產量為381.4萬噸,同比增長3.9%。
截至11月11日,新疆籽棉采摘進度為83.8%,已采摘籽棉的交售進度為90.8%,已收購籽棉的加工率、銷售率分別為74.2%、16.1%。總體看來,雖然新疆棉產量上升,但從加工購銷數據來看,僅加工率同比稍有提高,其他各項進度均晚于去年同期,實際上市量有限。
近日,新疆棉現貨表現較為穩定,未出現大幅調整,其中“雙28”、“雙29”手摘棉、機采棉的毛重報價分別為15600-16000元/噸、15300-15800元/噸,預計短期內新疆棉價大跌的可能性較小,或將維持目前價位并有小幅上漲,中長期內價格繼續上漲的壓力比較大。
11月16日,鄭棉主力CF1701合約收于15895元/噸,正在逐步收回“雙十一”下跌的失地,真正的上漲空間正在開啟。另外印度停止使用500、1000盧比兩款大面額鈔票,致使短期內市場供應銳減,暫時沖淡了印度棉花增產帶來的利空影響。
猶記得本年度初,內地某紡企以16000的價格采購了幾批“雙29”手摘棉,本以為是年度最高價,但現在看來即便有這個價格,實際的采購成本也會高于前期。中長期來看,隨著時間推移,新疆棉上市量增加、疆內運力問題緩解、印度棉供應增加等因素都影響棉價下調,因此棉企要把握時機銷售,紡企更要抓住機會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