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9時許,吉林化纖集團廠區一片新平整的場地內,隨著副市長崔振吉宣布一聲“開工”,頓時鞭炮聲震耳,挖掘機轟鳴——計劃總投資達18億元的全國最大的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在這里正式開工。
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是吉林化纖集團立足發展“低成本、大絲束、工業級”碳纖維產業,與浙江精功集團有限公司、紹興眾富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合作建設的項目。項目規劃用地12.5萬平方米,計劃分三期建設,擬建6條2000噸/年大絲束碳化生產線,最終形成年產1.2萬噸大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規模。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均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
此次開工建設的是一期工程的首條2000噸/年大絲束碳化生產線,計劃于2017年10月建成投產;整個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內全部建成。
近幾年,工業級的大絲束碳纖維在汽車、風電葉片、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增長迅猛。相關數據分析表明,未來幾年內,其需求的年均增速將超過16%;到2020年,全球需求預計達到15萬噸以上,中國將達到7.7萬噸以上。而目前,我國大絲束碳纖維的國產化仍屬空白,國內市場需求全部依靠進口。大絲束碳纖維因此成為未來碳纖維發展的主流方向。
鑒于此,日前,省政府與中國建材集團公司成功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力推動我省1500噸T800級小絲束碳絲示范線、4萬噸工業級大絲束碳纖維原絲、2萬噸碳絲等生產線建設。力爭到2025年,我省碳纖維產業實現20萬噸原絲、10萬噸碳絲的生產能力。而此次開工建設的1.2萬噸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就是該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后正式動工的第一個項目,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標志性和戰略性意義。
據了解,吉林化纖集團公司目前已經擁有國內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線,可生產1K、3K、6K、12K、24K、48K等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碳絲及其相關制品,產品等級穩定在T400級水平以上,碳纖維原絲年產能達到8000噸,現正在擴建碳纖維原絲生產線,建成后碳纖維原絲產能將突破1萬噸。
實際上,為有效提高碳纖維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推動我國碳纖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吉林化纖集團在2014年就建立了吉林省碳纖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為聯盟的龍頭企業,該集團在推進重點項目、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全產業鏈、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建設1.2萬噸/年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就是碳纖維產業鏈延伸的一個重要舉措。
據介紹,該項目依托吉林化纖集團碳纖維原絲的質量、成本優勢及碳纖維產業聯盟技術優勢進行建設,有利于突破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瓶頸,填補我國大絲束碳纖維的空白,降低碳纖維應用成本,拓寬其應用領域,推動我國紡織工業加快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該項目建成后,對實現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國產化,打造“中國碳谷”,和我省提升碳纖維產業整體優勢、實現碳纖維產業集群發展,必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