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棉花公司表示,由于降雨充足,澳大利亞植棉面積將繼續擴大,2016/17年度澳大利亞棉花產量同比將增長近一倍,達到88萬噸以上(2012年澳棉產量高達115萬噸);與之對應的是9月中下旬以來港口保稅澳棉、美棉、西非棉、烏棉詢價和成交比較活躍,現貨、即期裝運澳棉的庫存持續下滑。
部分外商和澳大利亞軋花廠表示,截至9月底,可供的2015/16年度澳棉已所剩無幾,澳棉對中國、越南、印度等國家出口的順暢,使軋花廠、出口商對2016/17年度棉花市場充滿期待(澳棉預計4月份上市,銷售期為4-9月),對于中國紡織廠、貿易商而言澳棉正好在跨年度棉花供應“青黃不接”期上市,有力的彌補了2016/17年度3月份以后高等級、高品質新疆棉供給減少可能產生的缺口。儲備棉盡管適時輪出,但紡高支紗、精梳紗“不堪大用”,而且經過2016年260萬噸拋儲,剩余800多萬噸庫存中低品質、低等級棉花占比大。
筆者判斷,雖然2016/17年度美棉產量同比大幅增長(據USDA測算增幅高達30%左右)、西非棉花產量預期快速上升,巴西、烏茲別克斯坦棉繼續從中國進口中分得“一杯羹”,但澳棉的對中國買家的吸引力下降不會非常明顯,中國仍將是澳棉出口、爭奪的主戰場,原因如下:
一、澳棉價格、品質在與美棉的競爭中占據上風。9月27日,同為9/10月船期的2016/17年度美棉C/ASM、EMOTSM及SM級澳棉的CNF報價分別為83.5美分/磅、82.5美分/磅、85.2美分/磅,同級別澳棉價格僅高于美棉1.7-2.7美分/磅,較2014、2015年度動轍5-8美分/磅的差價大幅縮小;而且澳棉斷裂比強度整體在30GPT及以上,纖維長度也以1-5/32″及以上為主,可紡性、一致性也明顯好于美棉、巴西等機采棉,短絨、雜質、異纖等指標也“名列前茅”,對于中國采購商而言,澳棉“性價比”較高;
二、9月中下旬新疆部分棉區先后遭遇降雨冰雹襲擊,對籽棉、皮棉品質的影響較大。據新疆農業部門、部分調研機構估算,2016/17年度新疆棉花總產有望達到370-38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但8月下旬至9月上旬喀什、阿克蘇等部分棉區持續近半個月降雨;9月下旬阿克蘇、庫爾勒等棉區遭受冰雹以及北疆一些主產棉區籽棉單產或明顯低于預期(主要是中期花),很可能導致2016/17年度新疆高品質、高等級棉花的供應“不給力”,缺口需要由澳棉、美棉、烏茲別克斯坦棉來填補;
三、2016/17美棉出口可做的“文章”不大。考慮到截至9月15日2016/17年度美棉已簽約出口陸地棉111.3萬噸,占USDA測算出口量總的46%,大幅高于2015/16、2013/14年度,墨西哥、越南、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企業積極采購美棉且同比增長大幅提高(巴基斯坦增長9.2萬噸,同比增幅達到4600%),因此目前美棉并非“買方市場”,而是美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在印度棉總產預計與2015/16持平,“物不美,價不廉”的前提下,澳棉成了各國紡企優先考慮、選擇的對象;
四、全球高等級高品質棉花需求“井噴”。近幾年越南、印度、印尼等紗廠新設備占比增大,技術工人越發熟練,32S及上支數普梳紗、精梳紗的產量顯著增長,印度棉、巴基斯坦棉因雜質、長度、強力、異纖、一致性及馬值等指標無法滿足紗廠需要,因此紗廠、貿易商的詢價和采購重點轉向國際市場,重點是西非棉、美棉和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