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環保部門召集轄區村委環保分管領導、工業園區物管和重點紡織企業,召開紡織企業規范化管理整治工作會議,要求各村至少打造落實1個紗毛防治示范點,此后將宣傳典型在轄區全面推廣。
作為中國針織名鎮,張槎轄區集聚了大批紡織企業,大小紡織工業園區多達80多個。隨著城市升級發展與“三舊改造”的力度加大,工業園區不斷增多,居民區與工業區的距離也在縮小。部分紡織企業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紗毛得不到有效控制,無組織向外排放,使得市民對紡織企業的投訴成為信訪黑點。
據介紹,紡織企業的污染源主要是紗毛(紡織粉塵)和噪音,利用布袋、密網紗窗、空調送風系統可有效防治紗毛污染。其中,空調送風系統能使車間的飛花和塵埃含量控制在允許限度內,同時保持足夠的新鮮空氣補入車間以利于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不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還可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
而使用密網紗窗的企業,每天需定期清掃紗窗上的紗毛,使用半濕拖把將車間地面的紗毛收集至固定區域,并用布袋收集紗毛,交由回收公司(市政環衛部門)進行回收處理。
噪聲作為紡織企業的第二大污染源,主要來源是空氣壓縮機、紡織生產機器、設備老化等。會議要求紡織企業安裝隔音罩(棉)、隔音門、隔音墻等阻隔噪聲的措施,做好隔音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調整生產設備布局,使噪聲設備遠離敏感區域、合理調配生產加工時間。
張槎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轄區紡織企業存在的問題,該部門貫徹“執法、宣傳、管理、服務”一體化理念,通過走訪轄區、市內區外的典型企業,摸索出一套日常管理規范。“環保與經濟要兩手抓。我們提供的都是投入成本低,效果明顯的思路,達到規范化管理的雙贏。”該負責人表示,各村要以安裝密網紗窗、布袋等治理設施為形式,至少落實打造1個紗毛防治示范點,每個紡織工業園區同時打造示范點,張槎環保部門將進行環保驗收,協助企業完善環保手續,深化紡織企業管理規范。
張槎紡織企業紗毛防治管理八大要求
指定專人負責環保工作,做好管理工作
拆除、封閉企業的原排氣扇,安裝紗窗、布袋等治理設施
企業開工前,務必檢查紗窗是否關合完畢
每日定期清掃紗窗上的紗毛
每日定期清理工業園區、企業門前地面的紗毛
使用半濕拖把將車間地面紗毛收集至固定區域,做好封閉處理
收集后的紗毛交由回收公司(市政環衛部門)進行處理
每個紡織工業園區內,打造紡織企業環保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