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紡織,這幾年最熱門的詞匯莫過于節能環保。而當前,最熱議的莫過于G20 峰會即將召開所帶來的浙江印染或者說是紹興印染企業大量關停事件。關停,對企業來說,是損失,終究不是好事,但對行業長遠發展來說,是早晚的事。站在國家、產業長遠發展大計上,這點痛,相信他們忍的,也吃的,但唯獨對印染行業的誤讀和偏知不能忍。
不管是之前網傳的紡織工人失業寒潮來襲,還是中小企業“倒閉門”事件;不管是環保加壓帶來的大量印染企業關停、限產,還是《你穿的每一條牛仔褲都在毀滅我們的未來》一文對印染的中傷,有關紡織行業是“夕陽產業”、污染之源、落后產業的唱衰之聲不絕于耳。
且不說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消費和出口國,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的比重超過50%,紡織品服裝出口占世界37%,同時也是全球紡織產業鏈條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還是率先在全國工業中推行社會責任,踐行綠色發展,推進“兩化融合”的產業,即便在經濟如此不給力的情況下,也一直保持著優于其他工業的發展水平,保持著較強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為此,本刊特別策劃“被誤讀的紡織”系列報道,將從真相著手,圖文并茂,帶你重新解讀和認知一個真實的紡織服裝世界。
希望,謠言止于智者。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加壓,印染行業作為紡織工業最關鍵、也最基礎的中間環節,承擔著巨大的節能減排任務和環保壓力,但由于產業的過度集中,很容易被推到風口浪尖,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應該說,這是件好事,畢竟有監督,有建言獻策,才更有利于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但往往好事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說事”,制造謠言。而最近朋友圈瘋傳的一篇《你穿的每一條牛仔褲都在毀滅我們的未來》,就是其中之一。
牛仔之“毒” 豈是無知者的中傷
《你穿的每一條牛仔褲都在毀滅我們的未來》一文直指,牛仔褲對環境的破壞力極大,“一條牛仔褲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費3480升水”;“牛仔產品”中“約有2500種化學物質”,“隱藏在牛仔布料中的有毒致癌物質和你的肌膚直接接觸”……總之,其大意就是:購買牛仔褲,就是在傷害環境,就是毀滅地球的幫兇。
就在此文以病毒式傳播之時,很多人也在默默懺悔著,甚至連股市都開始震蕩起來。其實,稍微專業一點的人士一看便知,這是“標題黨”嘩眾取寵的雕蟲小技,更是惡意中傷下無知者的可恥行為。
該文引用的很多資料是一部來自2012年德國紀錄片的截圖,而這部德國紀錄片的主要依據來源于是2010年綠色和平組織的發布的所謂《時尚有毒》報告。該報告以新塘為案例,揭露當時中國牛仔產業的污染及落后狀況。先不說報告和紀錄片的真實性有多少,時間的滯后,但從文章所立觀點,廉價就是罪惡,排污就是污染就站不住腳。 要知道現在企業污水排放,包括新塘地區所有牛仔洗水企業都需要有污水排放指標,在經過工廠的初級處理后,都被輸送到中央污水處理廠經多層集中處理,水質經檢驗達標后才能排放出去。
事實上,印染行業不僅在污水排放、處理上,有層層的質檢部門把控和國家出臺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印染企業環境守法導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規的明令禁止,就連工藝技術、面料材質等方面也都有了創新和升級。如西班牙永續紡織技術開發公司Jeanologia,它的鐳射和臭氧設備能夠減少60%的水以及85%的化學品的使用。該技術利用激光在成衣面料上雕刻出圖案和紋理,能代替牛仔水洗時手工制作的貓須和打砂工藝,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和降低了環境污染。而該技術,也已經在國內開始使用。
“牛仔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持續關注對環境的影響,采用環保的生產工藝,力求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痹谛绿伶傆袃杉夜镜膹V州市牛仔之選紡織品公司、廣州市唯佳安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軍表示: “正確的文章應該與時俱進,不能把過去的事情說成是現狀。公司現在早已利用新型環保的高分子化合物粘合附著性強的特點,在上漿時整體替換以前慣用的糧食漿料,提高了紗線強度、耐磨性和光澤度,同時提高了紗線的干、濕磨牢度,尤其水洗牢度更為突出。這樣處理后,后整工藝無須退漿,減少了工藝流程,節能效果明顯,減排污水更為可觀。單此生產過程,每條牛仔褲可減少污水30公斤左右!
我國一年大約生產5億條牛仔褲,其中接近3億條出自新塘,對環境的影響可想而知!暗┠辏绿恋貐^的牛仔環保問題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政府整頓和關閉新塘老城區多家污染嚴重的企業,移除部分零散工業,連同零散小型村級工業區,通過集聚成園的方式布局各類工業用地。將大部分分散工業集中到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改善了工業區塊‘低、小、散’的局面!毙绿伶偨洕⻊辙k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被關閉的漂染廠,產值規模就有20多億元,從全局來看,我們淘汰了落后產能,減少了12億度電的能耗,節約了43 萬平方米土地,經濟結構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優化!
而在中國最大的牛仔布生產基地蘭溪,世界一流的紡織裝備幾乎是每家企業的必備。僅在去年,浙江金梭紡織有限公司就從比利時引進192 臺必佳樂織機;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引進4條印染后整理線;浙江騰馬紡織有限公司則投入4000萬元對原有設備進行了結構性改造。
不管是回收廢棄塑料瓶及餐盤以及咖啡渣加入牛仔材質中,還是牛仔集群的集體轉型升級,企業的設備、技術以及面料的創新,可以說現在的牛仔面料很是高檔、環保。如果非要給這次“牛仔之禍”定罪的話,應該說是牛仔品牌背后的文化缺失所導致,應更多的公開和公示,報道和普及。
博弈間,紹興紡織的痛苦蝶變
隨著G20峰會的召開,2016年以來浙江印染可謂最搶版面。春節前的一個月內74家印染企業關停,占紹興地區印染企業的三分之一。隨后,紹興政府發布新政,對印染產業提出20項主要任務,并發布了史上最嚴的《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 試行) 等四個標準。
“這次紹興的整治行動,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是,力度強、范圍廣、時間長。”紹興柯橋區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瑩寶介紹,在他們走訪柯橋和袍江的多家企業后,明顯感受到,這次集中整治是“動真格的”。
2月7日,柯橋實施“亮劍”行動,首批64家印染企業被實施停產整治。隨后,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清風”行動,對轄區內46家印染企業實施“地毯式”檢查,又有10家印染廠關停整治。沈瑩寶介紹,在他們考察期間,那些被關停的企業還沒有一家企業復產!岸鶕數卣恼f法,5月份還要復查,不但檢查那些首批不合格的企業,看他們的整改成果;上次檢查中合格的企業也要接受再次檢查,如果不合格,也要關停。除了復查頻繁,檢查過程中對細節的要求也讓吳江染企感到了壓力,設備、工藝、技術、能耗、環保等多個方面都有明確的評分標準!氨热缬∪驹O備,他們甚至設定了標桿設備型號,企業使用的設備如果是這一型號或者更先進的,就是合格的;如果比這一型號差,那就是落后產能,必須立即停產整頓!
此外,紹興市政府還對印染企業車間做出了明確要求:生產時完全淘汰燃煤鍋爐,全部使用天然氣,污水池全部加蓋,同時車間“必須無異味,無臭氣!敝灰有異味,那么“整條生產線或車間廠房實施全封閉!
“之前政府對我們還有點寬容,給我們一點緩沖時間,現在說關就關。目前正是印染旺季,原本企業就規模小,利潤少,現在一關停,簡直就是把企業推向了死路。技改、環保投入動不動就幾百萬,我們又怎么能承擔的起!眲偙魂P停的一家印染老板叫苦道,他原本想讓同行兼并,但現在什么都沒法談了。
“此輪關停整治提升,大部分屬于中低端產能。”一位長期關注紹興印染產業發展的資深人士向透露。但事實上,紹興這樣的中小企業,占據了大多數。而按照印染產業“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發展目標,紹興九成印染企業面臨整治提升。
“幸好提升得快,還能抓住這撥機遇!薄蔼殬溆∪尽倍麻L孟令一指著窗外一排紅色小洋房表示,那邊原本也有他的廠房,早關了。北面廠房由于及時提升,沒有“中槍”。
孟令一從事印染企業幾十年,他的廠原來安在村子里!叭靸深^被投訴,”孟令一回憶道,按照環保部門要求,得一次次整改,但畢竟是老廠!半y搞!”最后心一橫,關停了南面廠房,與此同時,投入上千萬元,提升北面廠房。
“之所以出臺這么嚴厲的政策,不是為了把企業關停,倒逼企業轉型才是我們的初衷!笨聵騾^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倪仁龍表示,此次新出臺的地方標準對于紹興染企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技術設備的改造方面。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設立了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基金,鼓勵企業全面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全面實施廢水廢氣固廢“三凡三必”措施,并制定印染企業“騰籠換鳥”政策,從各個方面推動當地印染企業轉型升級。
紹興作為我國印染行業最大的集群產業地,印染布總產量居全國第一,匯聚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印染企業238家。面對如此規模,政府顯然不是借環保搞消滅,而是引導行業綠色轉型。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紹興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激勵引導印染企業積極實施節能降耗,通過“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納管)一批、規范提升一批”來進行“氣、水、泥”三管齊下整治,有效推進了當地印染的綠色發展。對此,紹興縣給出了印染企業兩種選擇:一是統一入園,集聚升級,統一處理;二是原地改造,一步到位,不留后患。目前有62.4%的企業選擇了前者。紹興縣已將149家企業分別遷入柯橋開發區、濱海工業區和印染產業集聚區(濱海綠色印染基地)。以印染產業集聚區為例,計劃2016年前,將集聚全縣80%的印染產能,除污水處理廠外,還設有日處理污泥能力2500噸的環保工程。
顯然,在這次硬仗中,紹興要闖過紡織印染產業躍升這道關,得熬得住痛,沉得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