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江區印染行業協會在會長唐金奎的帶領下,與區經信委、區環保局部分領導一起前往紹興“取經”,學習印染產業提升環保質量的各類措施和實踐經驗。
“這次柯橋的整治行動,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是,力度強、范圍廣、時間長。”吳江區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瑩寶告訴記者,他們在走訪柯橋和袍江的多家企業后,明顯感受到,這次集中整治是“動真格的”。
“2月7日,柯橋實施‘亮劍’行動,首批64家印染企業被實施停產整治。隨后,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清風’行動,對轄區內46家印染企業實施‘地毯式’檢查,又有10家印染廠關停整治。”沈瑩寶說,在他們考察期間,那些被關停的企業還沒有一家企業復產。
紹興對印染產業的整治行動也讓吳江染企感到了壓力。沈瑩寶告訴記者,就在他們前往紹興的前一天,3月30日,紹興市政府又出臺最新的印染產業地方標準。該“標準”共分四部分,分別是《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試行)》、《紹興市印染行業先進工藝技術設備標準》、《紹興市印染行業綠色標桿示范企業標準》和《紹興市印染企業提升環保規范要求》。
“這個新標準據說是紹興有史以來最嚴的,在全國范圍內都罕見。”沈瑩寶說,他之前提到的“車間無異味”的要求,就是這個新標準《紹興市印染企業提升環保規范要求》中的內容。另外,如《紹興市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中也明確規定,廠房、車間出租承包的印染企業,存在“三合一”現象的印染企業等,都屬于落后產能。
“之所以出臺這么嚴厲的政策,不是為了把企業關停,倒逼企業轉型才是我們的初衷。”沈瑩寶說,據柯橋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倪仁龍介紹,此次新出臺的地方標準對于紹興染企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技術設備的改造方面。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設立了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基金,鼓勵企業全面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全面實施廢水廢氣固廢“三凡三必”措施,并制定印染企業“騰籠換鳥”政策,從各個方面推動當地印染企業轉型升級。
“這次考察后,我們的最大感觸就是,‘綠化染缸’時不我待。”沈瑩寶說,而此次紹興整頓印染行業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已經在江浙地區慢慢發酵了。由于環保整治引發開工減少,供應下降,持續推漲紹興地區印染價格。從而引發產能向外轉移,導致周邊地區訂單爆滿,周邊地區的印染企業也隨之適當上調染費。3月下旬,吳江盛澤的印染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
“從短時間內看,漲價當然是好事。”沈瑩寶說,不過隨著紹興地區印染產能的不斷整合,培大育強,其后續競爭力必將越來越強;而吳江染企如果只顧眼前利益,沒有抓住時機深化轉型,那么,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區域間的產業優勢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拉大。“雖然區域企業暫時無憂,但是行業環保標準提升和整合的大趨勢不變,今后印染行業的競爭力度將不斷增強。”沈瑩寶說。(吳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