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絲忒貴,我們小老百姓已經用不起了!”這是最近一位面料企業負責人在朋友圈里發出的感 慨。這樣的評論并非無病呻吟,自2010年以來,真絲的原料價格已經翻了一番,從20萬元/噸左右上升至40萬元/噸左右。再加上受工業化潮流影響,現在愿意養蠶的人越來越少,真絲產量萎縮,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產的需求,這使得很多原本以真絲為主打的面料企業選擇退而求其次,將眼光轉向價格便宜、可大批量生 產的的仿真絲面料。
替代性強有市場
“以前不少服裝企業覺得仿真絲面料屬于低端貨,根本不屑于去選擇。然而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現在的仿真絲面料除了可以在外觀上無限靠攏真絲外,在色牢度、 耐穿性等方面還做到了‘揚長避短’,優于真絲面料。”蘇州久亞絲綢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亞紅表示,這些變化刷新了服裝企業對仿真絲面料的認知,不少以追求 品質著稱的國際大牌如Max Mara等,在綜合考慮營銷、廣告、模特等成本因素后,紛紛開始選擇仿真絲產品來代替高昂的真絲面料。
杭州天瑞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綿長也對仿真絲面料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他指出,在價格方面,真絲原料的高昂價格會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而仿真絲原料價格 高的一般不超20元/米,低的則可接近10元/米,幾乎能讓任何品牌客戶找到價格合適的產品;在備貨方面,真絲面料難以滿足下游品牌大批量進貨的需求,而 仿真絲面料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印染方面,能生產真絲的印染企業不足5%,而能生產仿真絲的印染企業則接近50%。
此外,一些地區對真絲產業的政策性調整也為仿真絲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吳江市錦通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青松以企業所在區域為例介紹道:“盛澤作為四大綢都之一,以前一直都是以真絲產業作為發展主導,然而受近些年真絲原料產量降低的影響,盛澤政府開始鼓勵大家更多地去生產化纖產品,這無形中為以滌綸為主要原料 的仿真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品質力求“超真絲”
“現在的仿真絲產品早已突破了單一模仿絲綢外觀這一階段,我們更愿意在原料上做文章,如提高復合絲等原料的使用比重,將仿真絲產品的手感、懸垂度等性能做得無限接近于真絲產品!鄙虾D芴┘徔椘酚邢薰鹃_發部經理徐廣峰向記者談道。
吳江錦通研發的一款仿真絲面料更是具有真絲產品所不具有的性能——彈力。據趙青松介紹,該款具有亂麻風格的產品是由從韓國引進的SPH、CEY等高彈絲為原料制成的,手感極佳。“與普通加入氨綸才具有彈力的仿真絲面料不同,我們所生產的這款產品,其原料中的高彈絲本身便具有彈力,因此面料維持彈性時間長,而且更容易上色!背嗽谠仙线M行變化外,不少企業選擇從工藝入手提升仿真絲面料品質,天瑞印染就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企業在面料生產過程中加入了親水性硅油,并在后整理環節增添了風力拍打,使得成品具有了一種仿佛水洗后的手感,更加接近真絲面料。
蘇州好麥爾紡織有限公司則采用多臂機,生產出了一款可應用于秋冬外套、褲子領域的高克重雙層滌綸仿真絲面料。該款產品是由棉或是麻與滌綸交織而來的,手感極佳,且比一般絲綢面料要更加保暖,價格則比純棉、麻面料低30%左右。
發展打起“環保牌”
“近幾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用人造絲、天絲、莫代爾、天樞等天然纖維素纖維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仿真絲產品變得多了起來!敝芫d長談道,采用這些 更加低碳環保的原料,將有利于減少上游環節的環境損害、促進材料回收利用以及終端客戶的健康環保生活。與此同時,天然纖維素纖維仿真絲產品具有滌綸改性仿 真絲面料所沒有的吸水性能,且價格適宜、交貨期快,無論是加工還是生產均容易控制,市場需求正不斷增加。
此外,以舊衣服、樹葉等再生纖維制成的仿真絲產品也在市場中悄然興起。“能泰所生產的銅氨系列面料就是由日本旭化成生產的再生銅氨纖維為原料制成的。這種纖維取自棉花種子周邊的絨毛,具有呼吸、抗靜電、放濕、懸垂等性能,光澤、手感與絲綢十分相似!毙鞆V峰透露。(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