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濟南正處在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游泳便成了很多市民的消暑首選。然而,很多人在購買泳衣的時候,對款式和花色可能十分挑剔,對其存在安全隱患卻不大在意。不少地攤上賣的劣質泳衣存在色牢度不合格、重金屬超標等質量問題。
如何挑選較為安全健康的泳衣呢?
地攤上二三十元的泳衣與商場里幾百元的泳衣差別在哪里?你買的泳衣合格嗎?專家稱,判斷一件泳衣的優劣除了安全性指標(甲醛、pH值)、色彩美化指標(色牢度)外,需關注拉伸彈性伸長率和耐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等功能性指標。21日,本報記者購買了6件女式泳衣,6條男式泳褲,依次編號,送往山東省纖維檢驗局,進行檢測,告訴你隱藏在泳衣里的真相。
實驗取樣:
1號樣品:百貨商場安莉芳專柜購買了一件699元的泳衣;
2號樣品:百貨商場愛慕專柜購買了一件439元的泳衣;
3號樣品:在百貨商場競浪專柜購買的一件358元的泳衣;
4號樣品:在夜市地攤上買的一套無牌的25元泳衣;
5號樣品:在新世界商場一攤位買的65元格納斯牌泳衣;
6號樣品:在新世界商城一攤位購買的80元奇海牌泳衣;
7號樣品:在夜市地攤上買的12元無牌泳褲;
8號樣品:在新世界商城一攤位買的25元雜牌泳褲;
9號樣品:在新世界商城一攤位買的30元“詩夢達”泳褲。
(注:單條男式泳褲面料不夠取樣,所以每種樣品均買了兩條。)1甲醛含量
實驗過程:試樣在40℃的水浴中萃取一定時間,萃取液用乙酰丙酮顯色后,在412nm波長下,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顯色液中甲醛的吸光度,對照標準甲醛工作曲線,計算出樣品中有利甲醛的含量。剪下一塊被檢測衣物,約1g左右,將其剪碎。利用快速溶劑萃取儀對其進行萃取,將樣品中的甲醛萃取出來,然后對萃取液進行衍生處理,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對其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
實驗結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B類產品(直接與皮膚接觸的服裝)的甲醛含量不得超過75mg,9個樣品中甲醛含量均小于75mg,甲醛含量均不超標。
2
pH值是否超標
實驗過程:室溫下,用帶有玻璃電極的pH計測定泳衣水萃取液的pH值。從樣品中抽取足夠數量的試樣,剪成約5cmx5cm的碎片,使之迅速浸濕。稱取質量為2g± 0.05g的試樣三份,分別放入三角燒瓶中,加入100ml蒸餾水,輕輕搖動燒瓶以使試樣潤濕,在振蕩機上振蕩2小時。
實驗結論:國家標準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的pH值應控制在4.0—8.5之間,記者所送檢的9個樣品中,在地攤購買的7號樣品pH值超標為8.6。而專家表示,pH值超標的泳衣,會引起皮膚紅腫或瘙癢。
3
面料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
實驗過程:模擬泳衣在泳池中浸泡,并經反復拉伸后,測試紡織品彈性回復程度的好壞。因男士泳褲的面料不夠實驗取樣,所以此項只選擇了女式泳衣進行檢驗。
隨機取樣數量為直、橫向各三塊,試樣的有效工作尺寸為10cm×5cm。試樣的處理按其中有效氯濃度采用50mg/L,待測試樣先在模擬游泳池水中浸泡并攪拌4小時,然后使用專業儀器設備拉伸紡織品試樣,使其長度發生變形,釋負后根據其變形大小,計算彈性變形。
實驗結論:根據FZ/T73013-2010《針織泳衣》標準,面料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直向、橫向≥70為優等品,≥65為一等品,≥60為合格品。4號樣品直向56.2,橫向60.5,不合格。專家稱,沒下泳池,這種泳衣就這樣多穿幾次都可能會變形。
4
耐氯化水(游泳池水)色牢度
實驗過程:模擬在游泳池水中穿著泳衣的過程,測試紡織品顏色對于外界各種作用的抵抗力。待測紡織品試樣浸泡在規定濃度的含氯稀溶液中,攪拌1小時,干燥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1級最差,5級最好。
實驗結論:9種樣品均合格。
5
面料拉伸彈性伸長率(%)
實驗過程:實驗人員將樣品距布端1.5cm以上處剪取,并將樣品剪裁直向和橫向試樣各5塊,尺寸剪為10cm×5cm,將試樣長度方向的兩端平整地緊固在夾持器進行實驗,測試結果以5塊試樣數據的平均值表示。
實驗結論:根據FZ/T73013-2010《針織泳衣》標準:面料拉伸彈性伸長率直向≥120、橫向≥100為優等品;直向≥100、橫向≥80為一等品;直向≥80、橫向≥70為合格品。9個樣品均合格。(特別聲明:本實驗僅針對受測試樣品本身,實驗結論不得作為廣告宣傳使用,不作為專業技術指標,不作為嚴謹科學數據發布,僅供參考。) “泳衣不貼身,差點走光。”近日,本報接到不少市民反映,稱不小心買到劣質泳衣。泳衣掉色、下水兩次彈力全無、肩帶斷裂等問題成為投訴焦點。21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商場和一些出售泳衣的門店,發現泳衣質量良莠不齊,“三無”產品橫行,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
[市民反映]
地攤上買的泳衣,一穿就掉色
“今年夏天買了件泳衣,但泳衣上身后,不僅面料粗糙,穿著極不舒服,下水后泳衣竟然嚴重掉色,不一會兒,我就被染得五顏六色的了。真讓人郁悶,以后再也不買地攤貨了。”20日,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她花三十五元錢在地攤上買了一件沒有任何質量標志的泳衣,“當時買就是圖款式好看,真是花錢買了個教訓。”
隨后,記者走訪了新世界商城、韓國城、山師東路及多家商場,發現均有泳衣銷售,但價格差距懸殊。在一些地攤上,女式泳衣價格普遍在二三十元,男式泳褲十元就可以買一條,連標簽都沒有。記者發現,這些十幾元錢一件的泳裝頗受歡迎。“泳衣又不是經常穿,沒必要買那么好的,款式最重要。”一市民說。
而在幾家大型商場里,記者看到最便宜的泳衣價格都在二百元以上,而更高檔一些的泳衣甚至要上千元。為何泳衣價格差距這么大?“主要體現在制作泳衣的原材料上,質量好的泳衣都是用氨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彈性較好的泳衣,主要材質是氨綸,其含量一般高于18%,而劣質泳衣氨綸含量少甚至沒有,其彈性可能就差,若是運動幅度稍微大一些,泳衣就很容易出現變形、破裂等現象。
[記者調查]
批發價30元,轉手能賣200多
21日,記者以批發泳衣為由聯系了三家生產泳衣的廠家。
“男式泳褲價格從3元到10元不等,女式泳衣最低14元,最貴的就是19元的。”一家名為銀箭泳褲廠的負責人表示,“我這沒有20元錢的泳衣,20多塊錢的泳衣布料加工起來成本高,工藝也達不到。”
隨后,記者聯系到一家名為“詩宇”的服裝廠。“目前我這兒只賣泳褲,因為剛起步不久,泳褲的價格從4元到9.5元不等。”這家工廠負責人表示,他家的泳褲價格不同主要體現在厚薄不同,褪色速度,舒適程度等等,“像四五塊錢的泳褲,肯定掉色”。“從我這兒批發30塊錢的女式泳衣,在外面可以賣到200塊錢。泳褲最低才5塊錢,在市場上可以賣到30元。”興城新潮泳衣廠的工作人員說。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泳裝用料少、工藝相對不復雜的特性,使一些私人加工點或小作坊的產品大量流入市常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工作人員官杰告訴記者,“三無”泳衣,普遍存在化學成分超標問題,其中甲醛等化學成分對人體有害,超標的化學成分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消費提醒]
莫圖便宜,最好到正規商場購買
“市民在選購泳衣時,往往不去考慮面料的彈性、透氣性、舒適度等關鍵因素,一味追求花哨和價格低。”官杰表示,泳裝有相關的行業標準,其中對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都有要求,對產品的色牢度、甲醛含量、纖維含量、pH值、彈性指標、耐洗率、抗氯能力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消費者購買泳裝時不能只看價格和款式而忽略了泳裝的品質。
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工作人員提醒,夏天人體的皮膚本來就較敏感,而泳衣又比較貼身,如果透氣性不好,或者質量不過關,都會影響健康,建議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場購買標注齊全、質量安全可靠的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