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絲綢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275.96億元,同比增長13.11%;利潤71.9億元,同比增長13.86%。全行業利潤繼續實現穩定增長,但增速較2012年同期下降了16個百分點。
蠶繭產量穩步增長
行業利潤增速下滑
據國家繭絲辦統計,2013年全國桑園面積1270.36萬畝,同比增長0.6%;蠶種發種量1655.36萬張,同比減少1.04%;蠶繭產量64.83萬噸,同比減少1.02%;綜合均價2001元/擔(50公斤),同比上升12.48%,達到歷史新高。從主要省市蠶繭生產情況來看,廣西地區作為蠶繭生產第一大省,蠶繭產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全年蠶繭產量27.1萬噸,占全國蠶繭總產量的41.8%,同比增長5.86%。東部沿海蠶繭主產區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江蘇同比下降18.1%,廣東同比下降18.84%,其余地區蠶繭產量基本平穩。
2013年1~12月,據國家統計局對392家規模以上繅絲絹紡企業統計,絲產量13.71萬噸,同比增長3.52%,其中42家絹絲企業絹絲產量11921噸,同比下降2.37%;265家規模以上織綢企業綢緞產量93579萬米,同比下降1.71%;95家蠶絲被企業蠶絲被產量2279萬條,同比下降19.70%。
總體來看,2013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275.96億元,同比增長13.11%;利潤71.9億元,同比增長13.86%,其中繅絲加工實現利潤40.32億元,同比增長7.35%,絲織加工實現利潤27.29億元,同比增長17.51%,絲印染加工實現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81.22%。
2013年全行業利潤繼續實現穩定增長,但增速較2012年同期下降了16個百分點。從其他經濟指標看:1~12月絲絹紡織及精加工行業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02億元,同比下降15.46%;企業存貨145.94億元,同比增長4.35%;企業營業費用同比增長17.18%。統計數據顯示,雖然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同比下降了15個百分點,但企業庫存壓力仍然存在并有所增長,加上各種成本費用上升較快,造成了下半年行業利潤增速的持續下滑。
出口金額小幅增長
生絲價格高位徘徊
據海關統計,2013年,全國真絲綢商品出口35.38億美元,同比增長3.02%。絲類產品出口14954.78噸,同比下降了10.42%,出口金額6.7億美元,同比增長3.14%;真絲綢緞出口數量16771.35萬米,同比下降23.79%,金額9.65億美元,同比下降9.44%,其中坯綢出口數量12770.32萬米,同比下降21.37%,出口金額6.54億美元,同比下降13.69%;絲綢服裝及制品出口1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69%,其中真絲綢服裝出口31768.96萬件,同比增長4.54%,金額13.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
1~12月全國真絲綢商品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絲綢商品出口金額小幅增長。2013年,我國真絲綢商品出口總額為35.38億美元,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從真絲綢商品出口金額同比情況看,前三個季度表現相對較好,但第四季度走勢明顯疲軟。
真絲綢服裝出口沖高回落。2013年上半年,真絲綢服裝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出口數量最大增長幅度達88.44%。5月份以后,真絲綢服裝出口數量和金額走勢沖高回落。截至12月底,同比僅分別增長4.51%和10%。真絲綢服裝出口單價降幅收窄,平均單價4.12美元,同比增長5.37%
主要省市出口普遍下降。根據2013年真絲綢商品出口金額各省市排名情況分析,6個出口主要省份中除浙江實現增長1.98%外,江蘇下降1.65%、廣東下降12.64%、上海下降5.86%、四川下降16.21%、山東下降6.15%,普降格局非常明顯,廣東和四川出口下降幅度為近年來罕見。中西部地區福建、江西、青海、安徽四個省區的真絲綢商品出口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0.88%、315.68%、5.84%和33.21%,但由于這幾個省2012年出口金額基數較低,尚不足以拉動整個行業出口實現大的增長。
主銷市場出口下滑明顯。根據主銷國家和地區出口金額情況分析,國內真絲綢商品傳統主銷市場出口下滑明顯,其中出口美國59366.40萬美元,同比下降6.42%,出口印度32281.47萬美元,同比下降13.1%。部分絲綢出口二線市場實現小幅上揚,對意大利、日本、中國香港和阿聯酋出口分別增長2.26%、5.09%、5.78%和16.59%,
2013年,各地春繭開秤價格屢創新高,導致蠶繭原料價格高企,繅絲企業為防范價格波動風險,多數企業開工不足,使得生絲供應趨緊,其價格走勢相對堅挺。2013年年底,干繭和生絲價格分別較2012年同期下跌2.20%和1.59%。從全年走勢來看,2013年干繭價格走勢呈倒V形,價格波動明顯,而生絲價格則呈現高位盤整態勢,上下波動幅度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