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來到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正是批發高峰時段,攤主們都在忙碌。聽說動批遷出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他們像是松了一口氣,但還是有一大堆的疑問:“會搬到哪兒?什么時間搬?新市場條件如何?我們還能賺到錢嗎……”
一位管理人員介紹,動批已經成為成熟的批發市場,前兩年生意最好時,早晨只顧得上批發,根本不會零售服裝。今年生意雖然不比往年,但一個攤位養活一家人舒舒服服過日子沒問題,F在商戶們也開始重視零售,零售額已占到了三分之一,而且這些散戶基本都是北京本地居民。
據介紹,十年來,攤位費已從幾萬元漲到了十幾萬甚至更高,當年第一批的攤主大多已不再直接從事經營,靠轉租攤位獲利,動批外遷對他們影響很大。而對于很多經營數年的非北京戶籍攤主來說,他們已在北京安家,子女入學、老人養老也都在北京,搬遷將成大問題。
記者看到,有幾名商戶正拿著刊有搬遷報道的報紙議論!暗降资裁磿r候搬!聽說要搬到河北永清,會有人去那兒買服裝嗎?我們都住在北四環附近,往返上百公里的路,怎么上班呀?”一位攤主告訴記者,她還會帶著一家人去新市場,因為除了服裝批發,她對別的生意不熟悉。
北京籍的攤主張晶(化名)明確表示,如果搬到河北,肯定不去。張晶一家有十幾口人在動批做生意,都需要另謀出路。張晶說,如果搬遷還有幾年時間,她的攤位還來得及轉型。因為她的大女兒學服裝設計,馬上就從北京服裝學院畢業,幾年內肯定可以將批發點轉型成設計公司,或許就可以留下來。
服裝批發商城的股東之一王先生建議,搬遷宜緩不宜急。他說,目前市場本身也在進行業態升級,由于競爭愈演愈烈,很多攤主已轉向自主品牌設計、制造和研發。市場中這類中高端的服裝批發已占到15%,正在逐年擴大。王先生說,由于外來人口過多,動批周邊的確存在臟亂差的問題,但這都可以通過業態的提升改造來解決,通過加強監管來梳理。對于是否會到新市場投資,王先生說,要看新址在哪兒、條件如何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