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訊 10月18日~20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色織布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13 年全國色織布行業年會”在江蘇省海安縣舉行。本屆會議以“色彩經緯,創意時尚”為主題,重點研討色織布產品的流行趨勢,生產、后整理新工藝、新技術,產品質量控制以及色織生產的清潔化等。會議傳遞出色織布行業的最新信息——開發綠色環保、高附加值、符合國際流行趨勢的高端色織布產品將成為重中之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在主題報告中分析了當前棉紡織行業形勢并指出,產業轉型升級是當前發展的重要任務。中國紡織業產能世界第一,但平均利潤率一直徘徊在3%~5%之間,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現象。按照中央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談到“兩化”融合問題,他說,棉紡業要推動全自動化紡紗,包括染紗自動化,率先在染紗上實現自動化,減少用工、提高質量。
他認為,色織布產業是棉紡業中最具影響力和技術水平較高的產業。目前,從棉花種植開始,紡紗、織造、染整、服裝,形成全產業鏈的趨勢正在加強。如果單做色織,效益反而不是很好。目前很多企業向下游發展,而且水平不斷提高,像魯泰、溢達、江蘇聯發集團,都成為自動化、全流程方面的成功典型。
徐文英提出,色織業發展應該堅持創新驅動。一是像魯泰那樣將產品做到高端大氣;二是在染紗等技術上精益求精。“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簡單的產品結構調整已經無法滿足產業鏈競爭的需求,這也給高端色織布行業發展帶來了空間。在充分發揮我國企業自身優勢的情況下,對自身的產品、經營策略做出調整,順應市場變化,力爭在變中求生存,在不變中求發展。” 徐文英說。
色織布專業委員會工作報告提到,近年來,我國色織布行業在生產技術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使得色織產品正朝著多樣化、高質量化、生態環保化等方向發展。另外,色織行業用新技術在節能減排工作中成績顯著,順應了我國經濟發展低碳環保的趨勢,特別是在染紗、上漿與退漿以及后整理等工序中取得較大突破。2013年1~8月,我國色織布產量為16.16億米,同比增長4.43%。純棉色織布累計出口數量為10.25億米,同比增長2.2%,出口金額同比持平,其中,純棉色織布出口總金額為負增長2.2%,值得高度警惕。
會議公布了2013/2014 年度色織布新產品評比結果并頒獎,評出了本屆色織年會獲獎論文并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