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功能的紡織面料對于防止病菌的侵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用抗菌功能性紡織面料制作的日用品已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并隨著科技的發展,廣泛而深入地輻射到生活的細節中。
抗菌織品的生產可采用共混紡絲法和后整理法加工。共混紡絲法是在纖維聚合階段或紡絲原液中將抗菌劑加入纖維中,制成抗菌纖維。后整理加工法則是將抗菌劑熱固在纖維
上,從而達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兩者相比較,共混紡絲法抗菌纖維效果好、耐久,纖維不附著樹脂,所得織物手感好,無須后整理,成本低。抗菌防臭后整理雖然加工方便,但抗菌防臭效果不理想,經數十次洗滌后,織物抗菌防臭效果下降,難以滿足要求。
化學纖維的迅速發展,又為纖維改性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天地,使得人們開始將紡織品抗菌處理的視角轉向纖維改性以獲得抗菌紡織品。這種方法技術含量高,難度大,涉及工程領域廣,尤其對抗菌劑的要求較高。
對抗菌紡織品的要求包括:具有高效廣譜抗菌能力;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滌、耐磨損、壽命長;耐熱、耐日照、不宜分解失效,輕薄、透濕、舒適性佳;使用安全,對健康無害,不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抗菌紡織品將進入家庭及公用場合的用品中,應用領域也隨之不斷擴大,如婦女衛生巾、過濾織物、襪子、內褲等,特別是公共場所的紡織用品,如醫療衛生用品,病房、手術室的床上用品和敷料,火車上的桌布、臥鋪墊單、蓋單,賓館、旅店的床上用品等都應采用抗菌織物。(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