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酷暑讓水上運動逐漸熱鬧起來,游泳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愈發引人關注,然而市場上名頭繁多、種類不同的救生衣、游泳圈、救生圈究竟有哪些區別,安全性如何保障等問題卻讓多數人無所適從。針對記者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相關專家重點提示,充氣游泳圈不等于救生圈,選購時要謹慎;在嬰幼兒游泳備受家長青睞的當下,嬰兒游泳脖圈的安全性尚存質疑。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游泳圈與救生圈都劃上了等號。“給孩子配個游泳圈,就可以保證游泳安全。即使我一時照顧不到,也不會發生危險。”正在購買游泳圈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孩子4歲,每周都去學游泳,等學會游泳就不再使用游泳圈了。
據有10年泳具銷售經驗的鄧佳介紹,救生圈和游泳圈并不一樣,救生圈的圈體、芯材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纖維布,涂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后包上帆布,并涂刷數層油漆。對僅用于內河水域的救生圈,整體質量不小于1.5公斤,目的是增強圈體的強度,以及在救護落水者時可以拋投準確,不受風浪影響。鄧佳表示,救生圈的功能是安全防護,而市面上出售的充氣式游泳圈屬于水上玩具的一種。
與此同時,嬰兒游泳脖圈的安全性也不斷遭到質疑。總體上說,有專家認為會傷害嬰兒頸椎,也有人認為影響不大。廣州醫學院附屬廣東省婦女兒童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教授趙少飛是新生兒游泳器材國內國際專利發明人。他表示,不用對嬰兒脖圈安全性擔心。
然而,英國游泳協會駐中國總教練阿妮塔不確定脖圈是否安全可靠。但她認為,“帶著脖圈可能會影響孩子呼吸。”
哈佛大學醫學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臨床教授、兒科和內科專家表示,不提倡這樣給小孩游泳,主要是擔心嬰兒翻動后嗆水。
就此觀點,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在微博中也表示,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的頸椎;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
那么,國外使用游泳脖圈嗎?據記者了解,國外的嬰兒游泳用具多為浮力衣和腋圈,其安全性有相關法規規范。
對比國外,盡管國家質檢總局曾表示,國家標準委已于2010年啟動“嬰兒泳池套裝安全要求”國家標準計劃項目,制定包括產品外觀和尺寸、產品結構、材料厚度、部件連接強度和密封性能、泳池強度和穩定性、脖圈浮力、有毒有害物質限量、使用說明等方面的強制性要求,并規范其測試方法,但落到實處的屈指可數。消費者紛紛表示,但愿在企業的實際生產及有關部門的監督過程中其標準不要像漂在水面的游泳圈,只見其華美的外觀卻發揮不了救命的功效。(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