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棉花國家標準將于2013年9月1日起實施,有關部門制定了關于國內棉花貿易規則的《棉花買賣合同及一般條款》。對于新國標和貿易條款對棉花市場及價格的影響眾說紛紜,筆者根據湖南省某棉企去年加工皮棉的情況,對新國標下湖南省棉花收儲和貿易形勢進行了分析。
新國標對其的不利影響
第一,新國標的計價體系在很多方面維持了新舊標準之間的相對穩定,但湖南省達到交儲標準的皮棉比例將會下降。就湖南省棉花而言,顏色級與品級相比較折算出的價格基本相當。去年上述棉企加工的皮棉4級占94.5%,5級占5.5%,按標準級皮棉328級收儲價格20400元/噸、4級等級差3%、5級等級差13%計算,加權平均價格為19737元/噸。按顏色級來劃分去年上述棉企加工的皮棉中21級占0.03%,31級占9.85%,41級占20.88%,12級占0.47%,22級占54.91%,32級占13.83%,23級占0.03%。按標準級31級收儲價20400元/噸,根據《鋸齒加工細絨棉質量差價表》(以下簡稱差價表,詳見附件),21、31、41、12、22、32、23級的等級差價分別為300、0、-500、-100、-700、-1200、-1400元/噸計算,加權平均價格為19744元/噸,較原品級標準結算價格提高7元/噸。對交儲而言,原國標5級以下不能交儲,比例是5.5%,若新國標32級以下不能交儲,比例達到13.86%,湖南省不符合交儲標準的棉花比例(僅指級別)將上升8.36%。
第二,新國標對棉花長度的要求由原來的長度差價率改為固定級差,湖南省棉花的價格將隨之下降。去年上述棉企加工的皮棉長度30mm占1.41%、29mm占51.3%、28mm占46.42%、27mm占0.87%,按收儲價格20400元/噸,原品級標準長度結算是每毫米1%長度差價率,加權平均計算,長度差價是112元/噸,而按顏色級結算價格體系,長度30mm、29mm、28mm、27mm、26mm的固定差價分別為200、100、0、-200、-500元/噸,加權平均計算,長度差價為52元/噸,較原品級結算體系計算的長度差價112元/噸減少了60元/噸。
此外,軋工質量作為計算棉花質量差價的指標,南方空氣濕度大、籽棉水分較高,預計會出現部分加工質量為“差”的棉花,同時湖南省棉花采摘交售過程中使用編織袋較多,異性纖維含量也會對棉花價格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