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發現“大碼”已成服裝外貿店頂梁柱
2013-07-01 10:22:02 來源:網上輕紡城
在街頭巷尾,一些別具一格的招牌設計、另類的店名構成了一個個外貿服裝店的外部特征。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正式場合穿的正裝,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小店淘衣服。號稱“不是在逛街就是在逛街的路上”的梁女士,自從幾年前和本地一本時尚雜志合作“搜店”這個欄目,就愛上了在各色小店。不過,身材有些豐滿的她一直糾結服裝的尺碼,可是近來,她欣喜地發現,能穿進去、顯瘦且收型的衣服越來越多了。
A
老板進貨偏愛大碼
一家外貿服裝店店員介紹說,如今老板進服裝,比較偏向選擇進大碼的服裝,理由是小碼服裝能穿進去的人很少,以她們幾年來累積的經驗,S碼和M碼的衣服一般都剩在最后,并且一再打折。她說,現在老板進貨有自己的選擇,比如有些L碼的服裝,平時穿M碼的顧客穿著也很好看,而且還顯瘦,反而是那些穿進去有些緊的服裝,會讓客人有許多擔心。比如,過兩天再胖了呢之類的,而且大碼有修改余地,經過簡單的修改,對老板來說就多了很多售出的可能。
店里偶爾會進一些小碼的服裝,一般情況下是進貨的時候老板割舍不下的原單貨。這類服裝,老板進貨的時候其實心里就想好了哪個經常光顧的客人適合穿,通常只要給客人推薦,這件衣服十有八九就會出手。
在另一家店,一個無意間闖進去的身材苗條的顧客受到了格外歡迎。老板說,店剛開張不久,沒有經驗,進貨的時候,因為需要各種號碼均衡,拿貨才能拿到更合適的折扣,所以進了一批小碼服裝,但是大碼早就賣掉了,掛在櫥窗里幾件打折好久的小碼服裝卻一直找不到主人,這樣的情況成了她心頭的一大難題。她說以后就是拿貨價稍高一些,也要少進一些小碼的服裝了。
B
大碼服裝從哪里來
街頭許多號稱外貿原單的服裝店,已經不再局限在以前原單服裝的銷售,尤其是女裝。
據了解行業內情況的人士介紹,國內進行的外貿加工以男裝為主,女裝只局限在上海附近的一些外貿加工廠,且因為擔心被抄版,偶爾流出的外單殘次品的渠道都很秘密,因此普通服裝店里很難拿到貨。
其實大部分店主還是在廣州三大主力批發市場進貨,但是,根據進貨要求特殊加工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多,通常,現有版型的加工只要兩三天的時間即可按要求發貨,根據客戶的要求打版制作的也只需要六天的時間。所以,許多有經驗的服裝店主都會根據自己的客戶資料定制適合銷售的尺碼,不再被批發商“各種尺碼都要均衡搭配”的要求限制。
而對于那些成熟消費者來說,觀念已經改變:更在意是否適合自己,是不是所謂名牌或者真正的原單,不那么重要。一些翻版加工的服裝,只要做工過硬,價格又不是很高,大家也很喜歡。
誰是主力
消費者
沒有哪個女人心甘情愿接受去中老年柜臺買衣服,她們仍然希望能有既能遮住年齡、贅肉,又顯得自己頗有風韻的服飾,這也是許多小店愿意更多進稍大碼服裝的原因。
經常光顧的一家服裝店老板告訴記者,自己經營這家店有近十年的時間,很多老顧客都很“忠誠”。據她觀察,經常光顧此類小店的顧客,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從業時間的上班族,所以常常會抱怨自己又胖了,有贅肉了什么的。她說店里客人的年齡基本上都在35歲以上,而且50歲以上的顧客是店里的消費主力。(新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