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夫婦的被服加工作坊內的“黑心棉”棉被。
今年3月,市質監部門接到舉報稱,奎文經濟開發區一民房內有人加工劣質棉被。市質監部門遂聯合奎文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趕到現場,查獲尚未出售的偽劣梳棉制品1485床。經查,自2006年以來,李某、孫某夫婦銷售“黑心棉”成品金額達170余萬元。6月17日,記者從奎文警方獲悉,目前他們已在濰坊小商品城發現十多家商鋪在銷售該非法加工點的“黑心棉”制品。
39歲的李某原是遼寧人,多年前他與妻子孫某在濰坊落戶,并在奎文經濟開發區文化南路與鳳凰大街交叉口附近開了一家被服加工作坊。經營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市場上對低價棉制品需求很大。于是,他們大量購進偽劣梳棉,經過加工后制成棉被、褥子等成品后再對外銷售。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這一“黑心棉”加工點有十多名工人,成品多數銷往了濰坊小商品城。“按規定,人體直接接觸的棉花必須使用優等品。”辦案民警說,這些偽劣梳棉與正常棉花相比顏色黑、纖維短,有的直接是化纖制品,里邊含有粉塵等,對人體呼吸道有危害,還可能導致過敏。
據民警介紹,一床合格的棉被價格約200元,而李某夫婦的加工作坊生產的“黑心棉”棉被對外銷售每床只要二三十元。
據李某夫婦供述,自2006年起至今,他們銷售偽劣梳棉制成的棉被等成品金額達170余萬元,被查封的尚未銷售的偽劣梳棉制品1485床,價值3.7萬余元。隨后,兩人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取保候審。
6月17日,記者從奎文警方獲悉,經過對這些“黑心棉”制品的銷售渠道進行調查,他們已發現濰坊小商品城內有十多家商鋪在銷售這些“黑心棉”制品,涉案價值最高達十多萬元。李某夫婦也將于近日被移送檢察機關。(濰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