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在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召開“桑蠶繭絲綢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重大專項2012年工作總結會。自治區科技廳農村處蒙福貴處長、韋昌聯副調研員、廣西山區科技服務中心黃和明主任及廣西農業廳高崇敏副處長等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重大專項牽頭單位祁廣軍站長、陸瑞好書記等領導、專項首席專家朱方容研究員、專項課題組主要人員及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科技人員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
該重大專項是由廣西蠶業科學研究院牽頭實施,已開展了16項課題研究,取得技術創新成果36項。其中:育成桑樹新品種2個,引進技術1項、集成應用技術10項、新工藝18項、新設備6套,開發家紡、絲綢新產品36個,申請專利2項,編制技術標準1項,發表論文15篇,建設技術研發和科技服務平臺11個、示范點(戶)78個、中試線4條、生產線3條、建立6個重點產業科技示范縣,試驗示范基地14個,示范面積13.13萬畝,輻射帶動45.1萬畝。該專項在蠶桑生產技術、絲綿加工、繅絲加工、織綢和優良品種選育及開發等方面都有較大創新。
會議由韋昌聯副調研員主持。重大專項首席專家朱方容研究員介紹了該專項開展的總體情況;各課題組負責人匯報了所承擔課題的實施情況;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對重大專項實施成效進行點評和質詢,達成了一致的評估意見。
蒙福貴處長對專項工作做了總體評價,充分肯定了專項取得的良好成效,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十點要求。一是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實施專項課題,做好重點示范;二是保障措施要落實到位,強化四大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三是要正確處理牽頭單位與承擔單位的關系,加強產學研結合;四是要注意構建四個機制:協同機制、溝通交流機制、合作攻關機制、部門集成聯動機制,突破關鍵性技術;五是加大項目實施力度,按質按量完成,爭取出成果、出品種、出專利、出人才、出標準、出產業;六是多元化、多形式加大投入資金,經費使用做到專款專用專人,規定規章規范,合情合理合法,用足用好用完;七是加大宣傳力度,創典型,創模式;八是做好項目課題階段性總結和驗收工作;九是善于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謀劃下一步課題;十是要加強四個集成:資金集成、技術集成、品種集成、模式集成。
此次會議的召開加強了對重大專項組織實施與管理,總結了專項取得的成效和經驗,進一步明確了專項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工作重點,為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圓滿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