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紹興縣印染工業協會秘書長陳泉生又一次趕到楊汛橋永利設備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詳細了解印染污水集中預處理事項。“協會不少會員對楊汛橋集中預處理相當關注,有的已專程跑到這里考察,有的則希望協會給予更進一步的摸底了解。”陳泉生告訴記者,集中預處理迎合了當前印染集聚搬遷過程中,納入搬遷企業在原廠污水處理不可松懈的需求。
處污升級的苦惱
隨著環保要求日趨提高,污水“進管達標”也隨之提高,這在紹興縣印染企業家心中形成了共識。紹興縣提出5年時間內使全縣80%以上的印染企業集聚至濱海工業區,而在這期間,納入搬遷企業在現有廠內污水預處理等并不松懈。
據了解,不少納入搬遷的是紹興縣老牌企業,有的甚至位于集鎮地段,隨著城鎮建設發展,土地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廠已有20多年了,在這彈丸之地,土地能利用的都利用盡了。”記者在錢清位于集鎮旁的一家印染廠看到,原本的停車場地早已成了“倉庫”,裝卸車也只能停在廠外。該印染廠負責人說,廠內除了應對目前印染污水達標的預處理設施外,根本沒有升級的場地了,如“進管達標”一提高,企業就直接面臨生死考驗。“從目前形勢看,我們盼望早日搬遷濱海集聚區,就不必整天為污水提標問題而苦惱了。”
集中預處理無后顧之憂
與其他印染企業圍繞污水預處理、污泥如何處置等問題,“和興”、“孫家橋”等楊汛橋鎮的10家印染企業則把污水、污泥的“包袱”托付給了永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年前,這10家印染企業共同出資800萬元,在原鎮排污泵站的基礎上,集中擴建了印染污水預處理廠,同時委托“永利環保科技”這專業處污的第三方全程管理。
2畝多土地,相當于中型企業投資建成預處理工程場地,卻實現了日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承擔起楊汛橋所有印染企業每天1.2萬噸的核定排放指標。在“永利環保科技”總經理陳堯春的領路下,記者對集中污水預處理的全過程一探究竟:印染污水從各印染企業進入蓄水池后,通過層層物化等預處置,達標污水進管排出,污泥通過兩臺壓縮機處理后,被運到南方水泥等統一回用處理。
委托集中預處理讓楊汛橋印染企業解決土地緊缺、資金緊張等困難外,還大大減輕了企業運行成本。據介紹,集中處理企業根據自身排污量向縣排水公司繳納排污費外,污水濃度1000mg/l內僅向第三方支付每噸0.3元的運行費,超出的則根據紹興縣污水濃度收費標準收取運行費。
集中預處理成當務之急
“企業自行處理成本每噸1.5-2元,而集中處理每噸污水成本則在0.7-0.8元,楊汛橋印染企業不但處污無后顧之憂,也為其降低了處污成本。”通過一番詳細調研比較,陳泉生感受到當前在紹興縣印染企業中推廣集中預處理的必要性。
2011年上半年,縣委縣政府下達了全縣印染企業排污削減15%、污水濃度達到500mg/l以下,PM2.5等環保要求,如有超標一律停產整頓。2-3年后,楊汛橋、錢清等紹興縣80%以上的印染企業集聚至濱海,為此,現行企業再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建污水預處理將是一項重復投資、嚴重浪費的工程,然而環保要求又不能松懈。“集中預處理節約土地資源、減輕運行費用,又為企業解決了污水污泥的實際困難,還杜絕了企業某種不正規的行為等。”縣印染工業協會會長李傳海認為,楊汛橋集中預處理解決污水排放達標經驗值得印染企業借鑒學習。
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紛紛聯合實施集中預處理工程,其中永通集團下屬的6家印染企業委托“永利環保科技”投資建設的生化預處理工程,主要應對今后污水濃度進管達標提高到500mg/l的要求,目前該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紹興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