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坐墊、圍巾、中東美女的面紗……這些帶著工藝編織花邊的商品,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很可能都產自平陽縣麻步鎮。這個曾為溫州編織產業發源地的鄉鎮,如今已轉型為國內主要的花邊針織品生產基地之一,去年年產值達到20多億元,國內市場份額40%以上,產品還遠銷中東、西歐、南亞等地區,小小花邊針織品做出了大市場。
上世紀80年代,麻步商人引進了編織袋、編織帶等產品的代工、生產,并逐漸發展為當地的一個支柱產業,帶動了周邊地區塑編產業的蓬勃發展。但在蕭江等周邊鄉鎮塑編產業陸續涌現出產業化生產、集團化企業時,麻步的塑編產業因在規模、技術等方面逐漸落后而萎縮;ㄟ呩樋棶a業為麻步商人從上海、蕭山等地引進,實際引進時間與塑編差不多,但此前并未形成氣候。在塑編產業逐漸萎縮后,當地政府及企業意識到必須進行轉型,已小有基礎的花邊針織產業成為轉型的選擇方向。
麻步鎮工辦負責人溫從興說,除已小有基礎的因素,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全球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花邊針織品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市場越來越大也是重要原因,汽車坐墊、沙發坐墊、頭花、腕帶等花邊針織工藝品需求日旺。許多原本從事塑編產業的企業紛紛轉型花邊針織產業,目前麻步共有70多家企業及1000多家個體戶從事花邊針織產業,2011年麻步工業產值29億元左右,其中原本的支柱產業塑編只有2億多元,而花邊針織產業為20多億元,既實現了轉型,又把這個小產品做出了大市場。(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