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業是全國39大類產品之一,多年來始終保持穩定發展。2011年,塑料制品產量為5000多萬噸,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塑料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2011年上半年為1161.16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40.5%,占全國12萬億元的0.9%,比2010年有所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塑料行業將仍然有穩定增長的資產基礎。
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是塑料行業的一個重要的子行業,全國有17個省、市具有加工制造能力,2011年該行業總體形勢較好。
8個產業基地占據全國80%份額
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500多家,2010年全國產量為214萬噸,2011年達到241萬噸,同比繼續增長,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多億元。該行業主要是在福建、安徽的投資加大,2011年福建的增長速度達到30%,躍居全國第三位。
合成革產業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其中8個產業基地的生產已經占據了全國的80%的份額。溫州市規模以上合成革企業產量占了全國產量的半壁江山,企業年工業總產值為180多億元。2010年溫州合成革出口貿易額達3.987億美元,出口產品占了生產總量的21.9%,產品銷到118個國家和地區。溫州合成革上下游產業鏈蓬勃發展,成為全國百佳產業集群、合成革專業商標基地。原材料供應形成半小時交通圈,有聚氨酯樹脂原料、革基布、表面處理劑生產企業。溫州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企業輻射各地,溫州的企業以及在外控股企業已經占據了人造革合成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量的1/3以上。
輕工業、塑料行業及相關產業的地區發展不平衡。人造革合成革的情況更為突出,浙江、江蘇、福建的產量占了全國70.34%,西部地區12個省市區幾乎為零狀態。產業發展不平衡,企業發展也不平衡,優秀的企業效益好、利潤高、社會貢獻也大。效益低下的企業,消耗社會資源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很弱。
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1/3以上的輕工產品(包括塑料制品以及合成革產品)是應用和服務于國民經濟里的一些高端產業和資源行業的。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對輕工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做產業高端的關鍵是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通過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實施專利戰略、品牌戰略,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升知識產權意識,創造知識產權文化,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的創新能力,成為產業帶動能力強的企業,盡快地趕上甚至超過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
發展適于社會需求的節約資源型產品
我國輕工業(包括塑料行業以及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完成的節能減排指標已經達到降低20%的目標,塑料行業本身的碳排放量并不大,有資料顯示年碳排放降低基本上在7%左右。
實現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既要通過大量使用清潔能源以及高效率能源,也要通過使用碳排放量低的環保型材料,大力發展適于社會需求的節約資源型產品。
我國的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制造業在“十二五”期間,一要大力開拓特色基地企業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建設,推進我國人造革合成革超纖革行業生態化建設進程;二要加大水性聚氨酯等一系列環保材料、環保新工藝的開發應用,要逐步將人造革合成革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新的領域,促進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