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和服裝設計不僅是一項技術,還可以經過設計師的創意成為藝術,并走進展覽館。昨日,新沖擊+活力之源國際染色藝術展(佛山站)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藏珍閣展館舉行,為市民帶來一場不同尋常的創意盛宴。
昨日舉行的染色藝術展是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香港)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世界各地及國內62位藝術家的染織和服裝設計作品66件。他們運用纖維材料、發揮創作個性和奇思妙想,突破傳統,為紡織服裝設計帶來新的視角。
展覽帶來了當今紡織及服裝科技和設計創新的最新成果。有現代的,如佛山設計師鄒若騰設計的纖維藝術作品《彩礁》,利用半機械化的扎繡技術,將設計的畫作繡成染色棉線作品,成為很多家庭的裝飾用品。也有傳統的,如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主任區偉文制作的香云紗旗袍《goldfish》,將金魚圖案印染在香云紗上,還特意設計了金魚式的擺尾,充滿活力。
紡織和服裝設計制作是人類最早掌握的技術之一,如今已遠超傳統界限,成為紡織藝術界一股巨大而創新的力量。它既可被解讀為服裝,也可被看作是纖維藝術。譬如時裝偶像Issey Miyake(三宅一生),Prada及Proenza Schouler,他們最新的春夏時裝系列,都采用了絞纈染織的傳統技術。
市文廣新局局長徐東濤說,紡織服裝業是佛山支柱產業之一,產業門類齊全,涵蓋了梭織、針織、無紡三大門類的紡織、印染、整理、成衣各個行業,文化創意產業可為傳統紡織服裝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文化支撐。希望通過展覽讓觀眾了解充滿活力優雅的紡織和服裝設計藝術,也為佛山本土的紡織服裝行業提供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結合的有益借鑒。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佛山藝術創作院、世界絞纈協會承辦,佛山市文化館、佛山祖廟博物館、The Fashion Gallery協辦,是國內少有的染色藝術展,也是第一次來到佛山。 (佛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