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服裝網】 “十二五”期間,量的增長已不是行業發展的重點,有限的、合理的穩定增長,主要是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以及產業用紡織品和纖維新材料產業不斷增長的需求。
化纖行業
關鍵詞:產能
目標數據:到2015年,化纖產能達到4600萬噸,產量4100萬噸,化纖占紡織纖維加工總量比例達到76%左右,化纖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
觀點:“十二五”期間,量的增長已不是行業發展的重點,有限的、合理的穩定增長,主要是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以及產業用紡織品和纖維新材料產業不斷增長的需求。
關鍵詞:差別化
目標數據:到2015年,化纖差別化率提高60%以上;高檔面料及制品化纖自給率達85%;產業用化纖比例達29%;以彌補棉花不足為主要目標的高仿真、超仿真纖維占化纖總產量的15%。
觀點:當前,棉花等天然纖維出現的巨大缺口,需要化纖新品種加以補充;同時,化纖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迫切需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差別化纖維品種比重,滿足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關鍵詞:高性能纖維
目標數據:到2015年,國內高性能纖維總產能達到16萬噸左右,高性能纖維行業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碳纖維年產20000噸產業化產能;芳綸纖維年產15000噸產業化產能;聚苯硫醚纖維(PPS)年產20000噸及以上產業化規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UHMWPE)年產20000噸產業化產能;聚酰亞胺纖維(PI)年產3000噸產業化產能;玄武巖纖維(CBF)年產6000噸~10000噸產業化規模;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纖維(PVA)年產60000噸~80000噸產業化規模。
觀點:高性能纖維關乎國家戰略安全,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衡量標準。高性能纖維產業已經歷了種子期、初創期,逐漸步入成長期。然而,受投入巨大、技術門檻高、產出緩慢等因素影響,該產業正面臨技術、市場、成本等多層面的瓶頸,需要“十二五”進行綜合突圍。
投稿/約稿/咨詢熱線:010-61723961
熱點推薦:2012第12屆深圳服交會火熱報名中
2011年度紡織服裝十大評選頒獎盛典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