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周的民國旗袍與傳統工藝專題展覽是北京服裝學院第七屆科學·藝術·時尚節的主題活動之一,該展覽由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民國經典旗袍及配飾、民族服飾博物館傳統旗袍復制過程及成果、著名導演高小龍民國出版物個人珍藏、影視劇服裝設計師馬德帆旗袍設計四個部分組成。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有上個世紀20至40年代的旗袍百余件。作為國內最優秀的專業博物館之一,除了收藏與展示之外,博物館一直致力于傳統服飾文化及工藝的研究和傳承。此次展覽將收藏的近百件旗袍精品取出,重新細細觀察、挑選、分類,并從中精選40件最具有代表性的旗袍實物以及20件館藏旗袍的細節圖片,展現了民國旗袍的形之韻、材之美、工之巧。
此次展覽最大的亮點是將傳統工藝制作的旗袍作品以及過程用圖片來展示,這是博物館面向全社會的民族傳統服飾工藝的研習活動。
該展覽在布展期間即吸引了我校眾多師生,贏得了大家的好評。旗袍線條簡潔流暢、婉約含蓄,展現人外在美的同時舒展了內心世界,在“露”與“遮”之間彰顯著魅力。旗袍也是民族文化交融凝聚成的產物,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注入了新文化和新觀念。相信此次展覽,可以喚起那段“釵光鬢銀、似水流年”的美好情懷,也可以喚醒當代服裝設計師心中的那件旗袍,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服飾文化方面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