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入圍評審會近日在柯橋舉行,由20余位國內外知名紡織產品開發專家、色彩和流行趨勢研究專家、知名服裝品牌和設計師、知名國際采購商等組成的評審團慧眼識“珠”,從3000多幅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各項大獎。
面料設計大賽自2008年首次“花落”柯橋,4年來,數以萬計的新穎面料驚艷紡城,數以千計的創新作品脫穎而出,引導流行趨勢。中國輕紡城也由此成為中國紡織界的設計之城、大賽之城。
幸福感之一:
創新面料精彩紛呈
本屆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的主題是“幸福感”:一方面,創新的面料,能讓人們享受時尚生活,感受幸福;另一方面,優秀的作品,與良好的社會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在業內人士看來,面料設計作為紡織服裝時尚產業的核心環節,與消費者的幸福指數緊密相關。
本屆大賽把主題定為“幸福感”,旨在希望面料設計師捕捉不斷變化的世情和國情,秉承設計的“人文關懷”精神,運用面料設計語言發掘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表達自我對幸福的思考和探索,并將自我情感與創意有機結合,推動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在文化創意、精神內涵方面的價值延伸。
本屆活動的參賽作品比上屆多千余件。評審團對進入面料終評階段的3000余件作品進行反復研究和仔細推敲,根據參評面料產品的色彩、原料、紗線、花型、手感、風格、服用性、功能性、流行性、創新性和市場性等進行綜合評估,經投票及討論,選出各類大獎。
幸福感之二:
紡織企業嘗到甜頭
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將獲獎面料市場化、產業化。
大賽在柯橋舉辦多年,積累了核心客戶200家、優秀客戶500家,涵蓋男裝、女裝、休閑裝、牛仔、襯衫等各終端領域。一位多次參加面料設計大賽評審的專家表示,近年來,參賽作品比以往都更加關注流行性和市場的接受度,這也說明面料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清醒定位。經大賽引導,參賽企業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去年,盛澤一企業遞交的5款面料,其中兩款得獎,后期市場效益獲得全面豐收。而來自法國“三大趨勢”之一的咨詢公司則現場提出,要把獲獎作品中的兩款面料納入“國際流行趨勢”進行發布。
從此次參加中國國際流行面料入圍評審的整體情況看,送樣參評的產品數量和質量均有所提高。七匹狼體育用品公司服裝設計總監齋藤光雄說,他平時工作中也會和眾多面料供應商和產品打交道,時常會感覺面料產品的水平參差不齊,而每次參加流行面料入圍評審,看到經過初步篩選后的高端品質面料,都有一種下單購買的沖動。
幸福感之三:
創意中心更加國際
“面料是柯橋的靈魂,而設計是面料的靈魂。”中國輕紡城建管委主任周如生這一形象的比喻,詮釋了輕紡城發展的中心。我縣作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基地,成為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舉辦的首選地,既彰顯了中國輕紡城的優勢,也是輕紡城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從2008年至今,面料設計大賽落戶柯橋后,不斷優化自身的組織、評選機制,推進了當地面料設計研發、創意的發展。上半年,又有29家創意機構進駐創意基地,設計師新增276名。但在輕紡城建管委有關負責人眼里,這些離打造國際性紡織創意中心的目標還有距離,目前還要繼續提升設計品牌,集聚更多專業設計師,提升行業影響力,推動企業創新,全面提升輕紡城產品的附加值。
“比利時安特衛普是世界鉆石中心,全世界50%的鉆石在那里設計、貿易。”周如生談到中國輕紡城的未來規劃時認為,中國輕紡城和安特衛普有共同點,如果能把設計和貿易這兩個最關鍵的環節留在柯橋,進一步發展壯大,輕紡城成為國際性紡織創意中心并非空談,而怎么留,則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政府不斷完善配套環節,企業主動整合供應鏈,中國輕紡城要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提升整個民族產業的幸福指數。(紹興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