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后,國內滌綸長絲行情就出現持續上漲,特別是本周可以說是暴漲。如以國內重要的化纖原料市場盛澤市場為例子,在11月上旬10天的時間里該市場平均上漲幅度大約在4500-6000元/噸左右。現在其POY75D/72F市場現金報價在20000元/噸;FDY50D/24F市場現金報價在24000元/噸,DTY75D/72F輕網現金報價在23200元/噸左右,價格都是站上了2萬大關。上漲幅度在25%-40%之間。但從市場銷售情況看,近日滌綸長絲產品的銷售情況總體趨弱,主要是下游織造企業對滌綸長絲的繼續追高熱情有所減退,滌絲企業產銷較之前期略有減緩,主流產銷在6成和做平之間。
此輪滌絲暴漲行情主要由上游原料行情所引發。今年棉花價格的持續走高,特別是近期的大漲,使得棉花價格一舉突破3萬大關,所以在高棉價的影響下,許多企業對棉紗望而生畏,開始把目光轉向它的替代品滌綸短纖。由此引發的高需求,使得化纖行業受益匪淺。再加上近期大量資金一直在熱炒大眾商品,近期把目光瞄準了PTA期貨。所以在高需求和大資金的介入下,近期PTA期貨價格快速躥升。而在和聚酯行情的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下,紛紛出現了一輪暴漲行情。PTA期貨連續出現4個漲停(11月4、5、8、10),PTA現貨價格行情也大幅暴漲,如到近日(11月10日),PTA內盤賣家主流報價已經到了11700元/噸;外盤市場價格方面,外盤主流價格上升到了1450美元/噸。而乙二醇華東內盤報價上漲到9300元/噸不等,亞洲乙二醇中遠期船貨報盤1200-1230美元/噸,在商談1190-1200美元/噸CFRL/C90天。而江浙聚酯切片行情大幅上漲,市場報價在15000元/噸(現款承兌)附近水平。詳細漲幅變化請看表1。
l
|
11月1日
|
11月2日
|
11月3日
|
11月4日
|
11月5日
|
11月8日
|
11月9日
|
11月10日
|
變化
|
漲幅
|
PTA
|
8550
|
8700
|
8850
|
9000
|
9600
|
11000
|
11500
|
11700
|
3450
|
36.84%
|
MEG
|
7750
|
7800
|
7900
|
8000
|
8400
|
9000
|
9200
|
9300
|
1550
|
20.00%
|
半光聚酯切片
|
10800
|
10850
|
10900
|
11000
|
封盤
|
13500
|
14500
|
15000
|
4200
|
38.8%
|
滌絲FDY50D/24F
|
18100
|
18200
|
18300
|
18400
|
18600
|
20900
|
封盤
|
24000
|
5900
|
32.60%
|
滌絲DTY75D/72F輕網
|
18500
|
18600
|
18800
|
18800
|
19000
|
20500
|
封盤
|
23200
|
4700
|
25.41%
|
滌絲POY75D/72F
|
14900
|
15000
|
15200
|
15300
|
15500
|
17000
|
封盤
|
20000
|
5100
|
34.23%
|
表1
而在買漲不買跌心態的影響下游織造廠家的拿貨積極性非常高,這讓滌絲廠家的產銷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也讓滌絲廠家的產品庫存一直處在清空狀態,在這種因素下價格暴漲也就順理成章了。
結合目前市場基本面展望后市,筆者預計本輪滌絲單邊上漲行情或將結束,筆者作出這種判斷主要基于如下方面:
一、下游對高價原料抵觸情緒較大
我們看前幾日滌絲價格一漲都是以千為單位,而且一漲就是連續幾天,這讓下游的織造企業苦不堪言,雖然近幾天,下游面料企業也紛紛上調了產品報價,調價幅度都在0.5-1元/米左右,但是在報價上調后,產品銷售卻是出現了明顯回落,因為貿易公司對現在的高價面料也是望而卻步,近期接的訂單也只能毀單。而且近日一些織造企業感嘆出,織布還不如賣絲賺錢,紛紛開始停機賣絲。如果真的是連織布的都開始賣絲了,那么行情的崩盤也為時不遠了。綜合近期市場反饋信息看,現在織造企業對滌綸長絲的繼續追高熱情大幅減退,滌絲企業產銷較之前期略有減緩,但是因為由于前期滌絲廠家有一定超賣現象,所以近日主流產銷在5成和做平之間。目前噴水織機開機率雖然回落較慢,主要是因為前期廠家都是適當補貨,但很多企業都表示在原料庫存完畢后將不在接單,機器也都要停下,準備好好的過個早年。而海寧地區經編企業的抵觸則更為明顯,很多企業已經通知上游的小加彈停止發貨,圓機企業的處境則更加困難,蕭紹地區圓機企業開機率目前大約在45%,但多數企業表示停車在即。
二、滌絲利潤空間較大,廠家后市將以走量為主。
今年滌綸長絲產品盈利情況怎么樣,筆者不想再詳細計算。套用市場人士一句話,今年這樣的盈利水平,化纖企業可以說是幾十年不遇,可以說是暴利。但筆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雖然利潤最大化是所有企業追求的唯一目標,但是如果產品賣不動,多高的產品價格都是空頭支票。所以筆者認為化纖企業現在要為下游織造企業多考慮考慮,切忌在繼續追高價格,后市要把重點放在產品的產銷率上面,最好是能讓產品價格回落到正常價位,利潤保持在合理水平。這樣行業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
三、上游原料的拉動力將會走弱。
自今年以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油他去”、“糖高宗”、“棉里針”、“蘋什么”等事件層出不窮,這無一不體現了目前國內游資的瘋狂及通脹壓力的加大,而近期聚酯上游原料的暴漲雖然有本身需求旺盛的因數,但主要是受到游資的炒作而造成。
而且現在下游織造市場部分工廠都相繼開始停產,對聚酯的需求勢必會走弱。再加上市場要求國家調控的呼聲加大,這就使得市場中一些獲利盤出貨開始增多,價格難以繼續提升。可見后市聚酯上游原料的資金拉動作用將會走弱。
四、暴漲的負面影響逐步擴大,政策調整勢在必行
現在國家對商品價格的暴漲關注度加大,而紡織業作為中國吸納吸納就業最大的行業之一,一直就受到國家的關注。而現在一些中小型紡織企業受到成本上漲的壓力,都表示停車在即。筆者相信這勢必使得國家會快速的出臺相應的制約政策。如近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的一位官員證實,該司已經撰寫報告,針對棉花價格上漲過快,應對下游行業進行政策支持,這份報告已經上報至國務院。而且央行也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