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皮鞋采取反傾銷措施,讓不少中國鞋企將目光又聚集到俄羅斯市場。
以溫州鞋企為代表的中國鞋業,將在俄羅斯設立貿易公司,通過正規經營在俄羅斯站穩腳跟。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諸多營銷方式中,目前中國鞋企業最關鍵且必須要走的路,是要在俄羅斯設立貿易公司,聘用懂俄語的營銷人員開拓市場,雇傭對俄羅斯財稅通曉的專業會計和稅務公司做賬,并通過設立專門的展廳,走正規的經營之路。
溫州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出口到俄羅斯與歐美市場最大的區別在于,歐美市場相對比較穩定,而俄羅斯的貿易政策變動性較大。比如俄羅斯對該國‘無競爭力商品’的鞋、服裝等商品實行‘禁止進入’關稅等,對中國鞋企造成了一定影響。不少中國鞋企紛紛將辦事機構撤了回來。”
巨一鞋業辦公室周海帆稱,過去出口俄羅斯市場的原因是該市場利潤空間相對比較大,但公司老總經過實地考察后,發現利潤雖高,但風險比較大。“經過綜合權衡,最終決定退出俄羅斯市場。”
目前中國鞋如何在俄羅斯市場站穩腳跟?溫州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諸多營銷方式中,最關鍵且必須要走的路,是要在俄羅斯設立貿易公司。
溫州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鞋企完全有能力開發適時鞋產品,比如在出口歐盟和北美市場的鞋企,目前已完成。但對于出口俄羅斯而言,僅靠鞋企的產品開發能力是不夠的,還得看俄羅斯海關的通關速度。“如果海關花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通關,即便你開發出了適時鞋,到俄羅斯的終端顧客手中也不能適時。”這樣的現象過去曾發生過。
在銷售方式方面,有分析人士認為,有條件的廠家要多參加俄羅斯的展會,主動爭取到俄羅斯比較有規模的大賣場設立專柜,將銷售渠道轉型向俄羅斯的大型超市,以提升中國鞋的品牌影響力。“這將需要企業投入更大的成本,關鍵是要看各個鞋企的實力。”溫州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
胡曄對記者表示,在市場復蘇中,對東盟國家的出口增幅較為明顯,出口值相比2008年上升59%,而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的出口值仍低于2008年的水平。
溫州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他們掌握的信息,不少中國鞋企將加大對包括東盟和俄羅斯在內的出口,以規避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帶來的損失。(每日經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