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5月14日訊 棉花和羊毛價格正在迅速飆升。持續十年價格低迷觸發的產量縮減已逐漸滲透至供應鏈,與此同時,全球對天然纖維的需求正在復蘇。
這種趨勢意味著,紡織面料成本可能隨之激增,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或利潤縮水(如果企業選擇自己承擔價格漲幅的話)。
中國和歐洲商人表示,絲綢價格正處于至少15年來的最高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用于地毯的粗羊毛價格至少是198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紐約交易的美國棉花期貨價格也逼近14年高位。
這些商品價格的飆升源于持續多年的產量下降。
在服裝和家具行業,滌綸和尼龍等人造纖維已經取代天然纖維,從而壓低了后者的價格,并導致失望的生產者轉而種植其他作物,特別是大豆。
牧羊場場主將注意力轉向產肉,提高了羊群中羔羊的比例,因此減少了羊毛產量。在世界第一大羊毛生產國澳大利亞,政府數據顯示,1990年至2008年間,羊群數量減少了56%。
而棉農發現種植糧食作物可獲得更高的利潤。
美國農業部表示,今年世界各地棉農的收獲面積將是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在上海附近的中國傳統絲綢產區,由于絲綢價格低,再加上在土地使用上面臨人為和工業壓力,一些蠶農已放棄了通過養殖嬌貴的桑蠶勉強維持生計。
產量急劇縮減之際恰逢需求強勁復蘇,導致市場出現多年未見的吃緊局面。英國羊毛經銷管理局(BWMB)財務主管戴維?納恩(DavidNunn)表示,最近的羊毛拍賣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需求急切的買家將出售的所有羊毛搶購一空。“他們簡直是在吵著要羊毛。”BWMB是一個組織羊毛銷售的行業機構。
天然纖維的價格受到了不斷上漲的油價的支撐,因為大多數人造纖維都是石油副產品。
分析師們擔心,農民們可能要花數年時間才能提高產量——即便是在當前的高價格水平之下。
價格飆升已經開始給紡織品產業造成損失。
阿爾貝托?克萊里奇(AlbertoClerici)是一個意大利絲綢行業組織的主席,同時也是科摩市一家小型絲綢紡織公司的主管。他表示:“當你連續好幾個月都不得不告訴客戶,價格要上漲5%至10%時,你難免會感到憂慮。”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價格飆升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主流消費市場。
英國百貨連鎖公司JohnLewis商品采購主管肖恩?阿利姆(SeanAllam)表示,該公司“成本價格尚未受到重大沖擊”,因為他們的存貨大多都是提前采購的,最多可提前一年。
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駐羅馬經濟學家稅尚楠表示,“纖維價格高企可能不會嚴重影響制成品價格”,因為農產品價格在紡織品生產成本中所占平均比例約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