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4月28日訊 經濟復蘇的種種跡象似乎在暗示一個新產業時代的到來。作為中國的重要紡織產業集群,浙江紹興縣的紡織服裝企業在頑強挺過金融風暴后,紛紛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如今的他們,正以一種審慎的態度,開始迎接“后危機”時代的到來。
技術改造搶占先機
日前,在位于紹興縣安昌鎮的浙江新為民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不少員工正在加班加點,組裝調試最新研發出的嬰幼童無縫內衣針織機。通過該機械,操作者可以在無縫針織圓機上一次性完成基本成型,下機后稍加裁剪、縫制及后整理,就能生產出嬰幼兒無縫內衣成品。
“這是我們剛研發出來的新設備,專做嬰幼兒無縫內衣,填補了國內嬰幼童無縫針織內衣的空白,目前我們已獲得嬰幼童無縫針織機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專利7項。”新為民集團董事長胡云強告訴記者,“設備月底前調試完成,開始做樣品。這幾天,國際著名的童裝品牌‘迪斯尼’正在與我們公司接洽,希望跟我們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作為一家生產紡織面料、紡織機械為主的企業,新為民集團針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逐步調整產品結構,不斷研發新產品,走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去年,該公司經過多次試驗,成功研發出雙面毛圈圓機和雙面高速圓機,生產的中高檔針織布附加值提高10%以上。今年以來,“新為民”又換下了50臺劍桿織機,新上設備的產量足足提高了10倍。
為延伸產業鏈,推進高端化,增強競爭力,新為民公司計劃依托現有機械制造和紡織織造產業優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瞄準國外先進的無縫內衣機技術方向,在原有的無縫針織機的技術上進行改造創新,研究解決嬰幼童無縫細針針織機在細針距、小口徑技術運用、多功能集成和電腦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終于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嬰幼童無縫細針針織機技術。
“至今在國內還未出現較成熟的同類產品,我們研制生產的嬰幼童無縫細針針織機與同類產品相比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其小口徑無縫成衣技術運用產業化優勢明顯,它能將面料生產直接轉化為成衣生產,而且是一次性成型,可提高生產效率65%以上,使傳統針織服裝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主導型轉變,同時還節約成本,省略大部分縫制工序,可減少原材料損耗10%以上。”胡云強介紹說。
高端產品緊抓世博商機
4月7日,永通印花有限公司負責人章傳興向外界表示該公司生產的數碼印花產品將要亮相上海世博會。“這相當于向全世界展示數碼印花產品,對紹興縣紡織產業升級是一種激勵。”章傳興興奮地說道。
在分析“永通印花”的數碼印花為何能夠得到上海世博會青睞時,章傳興談到:“數碼印花產品結合了中華文化精髓與現代科技藝術,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俱佳。”而“永通印花”在本次世博會上將展示《富春山居圖》、《唐太宗》、《再現蘭亭》等凝聚中華名家書法藝術及數碼印花作品技術的藝術產品。
據悉,“永通印花”產品展示將位于世博會水門2號樓,是特色綜合場館,共有三層,其占據3樓300多平方米的展示場地,并與歐洲八國聯合館相通。“能得到如此大面積的展示廳,有些意外。”收到喜訊后,章傳興立馬投入到展示品挑選工作中。經深思熟慮,“永通印花”的真絲服裝面料、文化禮品、絲巾裝飾品等三大系列共百余種數碼印花精品將集中亮相。
功能性創造新價值
在“三錦紡織”辦公室內,總經理陳賢明向記者演示了其研發生產的戶外運動裝面料的特性——防水、防風且透氣的特性:將一杯水倒在一塊看似普通的黑色面料上,再將水收回杯里,面料一點沒濕,杯水一滴不少。“這表面上與普通面料并無差別的戶外運動面料,在市場上售價比普通面料高出3倍。”陳賢明自豪地說,我們的面料市場認可度很高,廣受國內外買家歡迎。
位于紹興柯橋湖塘街道的紹興三錦紡織有限公司是紹興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面料織造企業,日產白坯布僅2萬米左右。一家小企業所生產的面料何以能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鶴立雞群呢?“做精做深產品。”總經理陳明賢道出其成功立足市場的秘訣。
“三錦紡織”成立于2006年,此前的陳明賢就在輕紡城做布生意,多年的商場歷練讓他對市場變化有著特別的敏感。當了解到戶外運動型面料在國外很暢銷,“通用”、“豐田”等大公司職業裝都使用這種面料時,他感覺到生產這種面料在國際市場前景廣闊,而且,國內市場不久也應該會被帶動,于是,當機立斷投資研發和生產這種面料。
起初,“三錦紡織”僅生產運動面料中外層部分,只為“他人做嫁衣”。而金融危機讓陳明賢更加認定了做深做精的重要性,為此,去年“三錦紡織”大張旗鼓實施運動裝面料做深功能性文章。產品要開發,人才是第一,他們高薪聘請了面料開發技術人員,專門研發運動裝功能性面料技術。投入大量資金引進了黏貼復合機,實現日復合5000米生產能力。此外,為了更好突出面料的透氣等功能性,還專門從我國臺灣采購了透氣膜。當前該功能性面料已成為“三錦紡織”拳頭主打產品,但陳明賢并不知足于此,下一步,他計劃向轉移涂層等更深更精的高品質功能性面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