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3月2日訊 日前,題為“發展低碳經濟、共建低碳中國”的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在京召開,至此發展低碳經濟已成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在未來5年到10年里,國內的形勢會讓企業不得不行動起來”,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項目主任陳冬梅說,低碳發展需要有長遠眼光,企業現在不行動,將來也會被迫行動。
對于羊毛衫的出口,目前歐洲國家比較傾向采購以低碳纖維為原料的毛衫。如浙江杭州莎靚服飾有限公司的羅總反復強調,歐洲客戶對低碳纖維的需求,主要是一些天然和再生纖維的棉、毛、絲、麻、粘膠等原料。這種需求無形中成為了毛紡企業轉型的動力。
羊毛衫行業如何響應低碳經濟?筆者認為,服裝品牌公司引導著市場的需求方向,它的低碳意識決定著毛衫生產企業用料的低碳意識,使得毛紡行業產品結構不斷向低碳面料轉型。
目前,我們國內的一些品牌公司比較注重款式的時尚追求,而往往忽略原材料的組成。而國外的一些知名大牌都自己設計紡織原料,對纖維的長短、細度、捻度、原料產地、成分組成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從而形成了自己服裝材質方面的優勢。
優化組合
羊毛衫原料,無論是冠以什么中文或英文的名稱,不外乎是天然纖維和再生纖維,及化學合成纖維。其中,天然纖維和再生纖維是低碳環保纖維的重要部分,如天絲(lyocell)、甲殼素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木棉等。通過其他纖維來彌補將促使一些低碳環保纖維的優勢更加彰顯,應用更加廣泛,所以多種纖維組合成為推廣低碳纖維不可忽略的方式。
“tencel”纖維,是一種再生纖維,2000年以來在國內推廣。作為一種新型纖維,一些紡織企業還正在摸索它的成紗特性和實際應用,研究如何克服它的染色問題。到2003年時,這一技術和問題在國內基本掌握和解決了。當年,市場推出了一組532纖維組合,即以50%抗起球腈綸、30%天絲、20%絲光羊毛,制造出的面料平整、懸垂、挺度好、色澤亮麗,是男裝春秋毛衫的重要原料,被利郎、七匹狼等品牌大量采用。到了2007年,天絲的棉紡型紗已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目前其應用又在擴大,支數和成分含量開始從48NM/3,到42NM/2、57NM/3、60NM/3;從14針應用,到16針應用,再到18針和20針上應用;它的含量也在紗線中的30%增加到40%。
不同的組合,更多層的利用,讓這種纖維應用發展到了鼎盛,而且精彩還在繼續。“TENCELL”纖維應用的發展過程,也對其他低碳纖維的推廣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纖維組合形成優勢互補,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混紡、合捻與并線等;旒彋v史較長。合捻在AB紗中常用,如2007年萬家美公司的七針休閑羊毛衫,及浙江濮院9針休閑羊毛衫等得到廣泛體現。并線也是在2003年時摸索發展起來的,在浙江海寧、海鹽一帶比較盛行,為粘膠和絹絲等一些傳統纖維的推廣應用做出了貢獻。并線不到10年的發展,形成的經濟效益巨大,為更多的低碳新型纖維應用和推廣提供了思路,發展的潛力很大。
給服裝減重
減輕織物的成衣重量,也是羊毛衫產業走向低碳經濟一種重要形式。
作為全國毛衫生產企業的龍頭老大,福建萬家美針織有限公司內銷主要是為晉江等地品牌,如利郎、七匹狼、愛登堡、柒牌、勁霸等品牌貼牌生產。2007年之前,福建萬家美年產毛衫量為300萬件左右。當時以做7針毛衫為主,成衣重量均高達700克以上。從2007年以后,該公司產品開始向輕薄方向轉型,12針、16針、18針,羊毛衫重量多在400克左右,降低產品重量超過了40%。隨著萬家美外貿產量的不斷增加,其產品生產受國外低碳產品意識的影響越來越深,產品多以棉、毛、絲等天然和再生纖維為主。
浙江桐鄉市濮院鎮是國內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羊毛衫產業鏈完備,發展迅猛,主要發展12針全毛產品。2005年以來,濮院羊毛衫以細針為主,形成與福建毛衫粗針不同的風格,多采用天然和再生纖維。桐鄉市濮院一直追求毛衫膨松柔軟、滑糯、輕盈的面料,在低碳型紗線開發上已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筆者估計,如浙江桐鄉市的9針羊毛衫的需求,2007年是個高峰,2010年將會繼續擴大發展。羊毛衫生產企業多采用半精紡全毛、羊絨,及70%羊毛30%錦綸,毛紗為30%羊毛70%錦綸紗線。其中,毛紗30%羊毛70%錦綸紗線,生產的成衣平均重量680克;而精紡毛紗30%巴素蘭羊毛70%膨體腈綸,毛衫的膨松度好,有明顯的厚度,并且柔軟,成衣平均重量為480克,平均每件要省200克,給制造商節約了成本,也為社會降減少了消耗。這也是2010年浙江9針羊毛衫發展的方向。
這種降低原料消耗的開發方式,是當前毛衫原料發展方向,其創造低碳經濟效益的方式也必將為社會經濟發展所倡導和鼓勵。
為減輕羊毛衫的重量,毛紡行業企業對高收縮(膨體)纖維會格外重視。合理設計,調節其在紗線中的含量,這一點在福建德勝紡織印染公司和浙江新澳紡織集團中較多地體現在48NM/2、26NM/2高檔毛紗上的應用,并得到了現實而很好的經濟效益。
作為毛紡企業,在了解毛衫制造企業需求的同時,應引導其樹立發展低碳產品的意識,使用低碳、綠色、環保型纖維,減輕產品重量,降低消耗,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順應低碳經濟潮流。我們更期待全社會不懈地引導和推動,真正讓低碳產品成為消費潮流,真正讓低碳產品時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