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鄭棉1205合約開盤報20310元/噸,收盤于20375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30元/噸,漲幅為0.64%;成交量增至8.83萬手,持倉增加5462手至22.63萬手。棉花指數328價格為19293元/噸,與上一交易日下跌8元。
國際方面:二十國集團各國領導人在增加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資金儲備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澆滅了歐洲國家政府從別的國家獲得更多資金來協(xié)助他們對抗金融危機的殷切希望。
美國10月非農就業(yè)環(huán)比增8萬壞于預期,10月的非農就業(yè)人數環(huán)比增8萬。據彭博社調查,經濟學家對此的平均預期為9萬。此外,10月的失業(yè)率為9.0%。經濟學家對此的平均預期為9.1%。
受歐債問題影響,美股收盤下跌,截至美東時間11月4日16:00(北京時間11月5日04:00),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下跌61.23點,收于11,983.24點,跌幅0.5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1.82點,收于2,686.15點,跌幅0.44%;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7.92點,收于1,253.23點,跌幅0.63%。
國內方面:路透綜合21家機構預測中值結果顯示,中國國內通脹在第三季出現拐點後,10月料繼續(xù)回落,同期消費、工業(yè)生產和投資增速預計略微下滑,顯示前期調控政策對經濟的抑制效應仍在持續(xù)。
接受調查的機構預計,10月國內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降至5.5%,環(huán)比漲幅則大降至0.1%;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漲幅亦回落至5.7%,上月為6.5%。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推高CPI的主要因素--食品價格漲幅已經開始回落,翹尾因素影響亦大幅減弱,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10月物價漲幅料進一步下滑,年內剩馀兩月將延續(xù)下降的趨勢。
不過,盡管宏觀調控發(fā)力,物價總水平已連續(xù)兩月自高點回落,國內通脹壓力仍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強調,要把穩(wěn)定物價總水平作為首要任務,并更加注重政策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
棉花期、現市場后市分析:國內現貨價格繼續(xù)小幅下跌,市場交易并不活躍。新棉上市高峰期,籽棉市場受價格走低影響,棉農出現恐慌情緒。紡企采購謹慎,紗價繼續(xù)下滑,下游及貿易商采購熱情不足,導致其庫存壓力漸增,棉花市場將維持弱勢局面。
截至11月4日,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累計成交250880噸,新疆累計成交181640噸,內地累計成交69240噸。
鄭棉1205合約震蕩收陽向震蕩箱體上沿運行,短線上行測試20650一線壓力,維持區(qū)間內震蕩走勢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