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出口8000萬美元,主營收入13億元,增長17.32%;印花面料訂單已排到6月份,高檔免燙襯衫、毛呢大衣、職業裝第二季度訂單排滿,已開始排第三季度訂單……今年以來,山東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和集團”)實現開門穩、開門紅。面對諸多訂單,即使在五一假期,該集團工人也在加班加點趕工!白鳛榇笮屯赓Q企業,三和集團主導產品印花布全部出口,每年能生產6億米,是全球最大的印花布生產基地,在非洲市場占有率達30%,位列國家對非洲紡織面料出口第一名!比图瘓F總經理宛斌說。
良好市場反響背后,是多年來三和集團持續不斷的創新、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和全產業鏈的持續布局。
談及企業發展,宛斌表示,成效的取得,源于企業建立全員創新激勵機制,激發了發展活力。在新興裝備、新興原料、品種開發、技術進步等方面強化創新驅動,每年150多項技術革新落地應用,已在一系列產業技術上取得突破,共有14項技術在行業內推廣。
以印花布為例,三和集團已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根據非洲各國的文化傳統和風俗元素,每天設計200多個花型,全年有5萬多個。同時,生產上通過精細化和智能化的生產管理,為非洲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面料,產品在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暢銷。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越來越迫切!拔覀冃枰鉀Q以前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足,生產設備和工藝不能滿足綠色低碳的發展要求,員工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這也是三和集團這幾年的工作重點!蓖鸨笳f。
從2014年開始,宛斌帶領企業實施“二次創業、再造新三和”計劃,2018年建成三和紡織工業園,持續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建成智能化紡紗車間,引進節能型噴氣織機,裝備了先進的印花自動調漿系統,萬錠用工下降60%,符樣率提高10%以上,產品品質和企業運行質量穩定提升。
延鏈補鏈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多年以來,作為紡織終端的服裝一直是三和集團產業鏈的短板,去年5月,三和集團利用現有工房和部分裁剪縫紉設備,成立了長鑫服飾有限公司,配置智能服裝吊掛輸配生產系統,完成紡紗、織布、印花、服裝的全產業鏈布局。雖然成立時間短,該公司已跑出發展加速度。如今工裝、校服、高檔襯衫、毛呢、衛衣日產量達到2000件,第二季度訂單已經排滿,一開始排第三季度訂單。
“創業初期,我們的產品主要是色織面料、家紡用品,產品單一,競爭力不足。從90年代中期,我們向上游延伸,完善了紡紗生產線,2003年開始往下游增加了印花生產線,紡織印配套生產的模式既降低了成本,也保證了產品品質。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去年又成立服裝公司,開發襯衣、職業裝、軍工裝、家紡等終端產品,補上了全產業鏈的最后一塊短板!蓖鸨笳f。
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談及這些政策,宛斌表示,企業受益匪淺。像鼓勵企業創建高層次科研平臺、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實施獎補等政策,讓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得到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今年,三和集團又新上了渦流紡智能工廠項目,計劃總投資4.24億元,全部引進一流的智能化生產設備,配套智慧紡織云平臺等數字化信息系統,將建成工藝先進、質量領先、高效協同的智能化無人車間。該項目有望在年底之前投產,萬錠用工約為8人,建成以后產量將達2.4萬噸,產值7億元,利潤在1億元左右。
“下一步,三和集團將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鞏固外貿優勢,同時優化內銷產品結構,實現國內國際雙向發力、互促互進,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民企力量!蓖鸨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