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者:土豪金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桂花園
2021-01-05 11:44:58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途徑,通過接種疫苗對人體產生保護作用,但是也有個別人在接種疫苗以后,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一是不良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經過規范的接種以后,產生跟接種目的沒有關系或者意外發生的一些損害的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所有藥品,包括疫苗,都會產生不良反應,這是在允許范圍之內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發熱,接種部位局部紅暈,或出現硬塊。還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二是偶合反應,是指接種者在接種的時候,恰巧處于一些疾病在潛伏期或者發病前期的狀態,在接種時,很巧合的,這些疾病也同時發病了。這種情況跟疫苗的接種沒有關系,并且跟疫苗的質量也沒有關系,它不屬于不良反應,所以這是一種偶合反應。
我國已累計接種超百萬劑次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我國6月份批準了新冠疫苗緊急使用,7月份開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接種。到目前為止,已累計接種了100多萬劑次疫苗,經過不良反應監測和追蹤觀察,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約6萬人因工作原因赴境外高風險地區,至今沒有收到嚴重感染的報告。
同期,用于緊急使用的疫苗在境外開展III期臨床試驗,至今已累計超過7.5萬人次、約15萬劑次的接種,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正因為有此基礎,我們才確定在重點人群中進一步開展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4-04-16
2018-07-25
2014-03-24
2020-05-20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