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 九不得 新規出臺
提問者:蘇仨說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2020-12-23 10:20:08
最佳回答

皮皮蝦
2020-12-23 10:54:56
12月22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互聯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依法加強社區團購價格行為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規范社區團購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確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會議充分肯定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嚴肅指出當前社區團購存在的低價傾銷及由此引起的擠壓就業等突出問題,希望互聯網平臺企業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主動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在增創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體現更多作為、更多擔當。
會議強調,互聯網平臺企業要嚴格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
一是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嚴禁以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二是不得違法達成、實施固定價格、限制商品生產或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任何形式的壟斷協議。
三是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四是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排除、限制競爭。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申報標準的,應當事先申報,未申報的一律不得實施集中。
五是不得實施商業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危害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嚴禁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進行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欺騙、誤導消費者。
六是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七是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妨礙其他市場主體正常經營。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八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
九是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危害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會議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調查研究,研判掌握社區團購市場動態,針對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創新監管方式,加大執法辦案力度,依法維護社區團購市場秩序。
相關問題
-
金色秀禾服配什么顏色的團扇?
1個回答
-
安徽大志集團最新消息?合肥大志集團怎么樣?
3個回答
-
團體服裝定制如何選擇面料?
1個回答
-
羽絨服洗后成一團怎么辦?
1個回答
-
三大奢侈品集團哪個最好?
1個回答
相關資訊
-
2017年天虹股份營收突破185億,下一步他要主攻社區購物中心!
2018-03-02
-
母嬰導購社區新探索北鼻網推“媽媽買手”模式
2013-07-04
-
蘑菇街:社區化的“女性購物入口”
2013-07-01
-
服裝零售業:加速布局社區型商購中心
2013-08-05
-
One Company實驗:阿里改組“社區”化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