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者:玉金康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涂鴉藝術
2020-06-20 11:20:04
一、軋染后烘干過程中的泳移
分散染料軋染后烘干過程中的泳移,使指染料在固色前,在中間烘燥過程中產生的泳移現象。
這種泳移現象導致產生色差、深邊、淺邊、白芯等一系列染色疵點以及濕搓洗牢度的下降。
每種纖維都有一個臨界水分率,滌綸的臨界水分率是1%,棉的是26%,粘膠是38%,尼龍是13%。凡含水低于以上纖維的臨界水分率一般就不再發生泳移現象。根據實際經驗,合適的帶液率應是纖維的臨界水分率再加上30%~40%的數字。太小的帶液率反而不能使染料均勻分配在纖維上,同樣造成染色不勻。
影響分散染料泳移的主要因素是:
1、烘干速度
溫度越高越容易產生泳移;染料的泳移與烘干速度成正比關系。
2、風速
風速的大小也對分散染料的泳移有很大的影響,實驗證明在3m/MIN時,分散染料的泳移量較少。因此烘干過程中的風速控制也不容忽視。
3、分散染料的顆粒度
分散染料的泳移也與染料的顆粒度、結晶形狀、聚集趨勢、分散劑及滲透劑的類型和用量有關。
4、織物的厚度和密度對泳移也有影響。輕薄織物比緊縮織物易被空氣穿透,所以紗支越粗或織物越緊,泳移現象越顯著。
如何防止分散染料的泳移:
1、加防泳移劑,但防泳移劑的加入可能出現黏附滾筒的現象;
2、預烘:采用預烘來防止泳移,要求織物有良好的滲透性,浸軋均勻一致,軋液率要低,浸軋后注意烘燥速度,烘干溫度必須由高到低。最理想的預烘效果是織物上的水分降到臨界水分率范圍內。
二、在吸盡法染色過程中的泳移
這種泳移現象與上一種不同的,是有益于生產的,即有助于勻染。實踐中,這種現象不僅可以提高染色的均勻性,而且還可以利用這一現象達到所謂的快速染色。適合快速染色的分散染料主要要有較強的界面泳移運動,才能達到快速上染而又均勻。
三、染后泳移
然后泳移是指滌綸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后,在高溫后處理(如定型等)時,由于助劑的影響,分散染料能產生的一種熱遷移現象。這種現象也發上再長期貯存中。
熱遷移的原因是由于纖維外層的助劑在高溫時能對染料產生溶解作用。這類助劑主要來自下面兩個方面:
(1)紡絲和織造時加上的抗靜電劑和潤滑劑;
(2)染色和后處理時加上的抗靜電劑、滲透劑、防污劑和柔軟劑等。
分散染料的熱遷移性能造成一系列影響,如色光改變,摩擦牢度下降,水洗及汗漬牢度下降等。熱遷移性與分散染料的升華牢度沒有絕對的關系。
熱遷移現象是分散染料在兩相溶劑(纖維和助劑)中的一種再分配現象。因此所有能溶解分散染料的助劑,不論其離子型和化學結構如何,都能產生熱遷移作用。如果沒有第二相溶劑存在,就不可能產生熱遷移現象。
防止熱遷移現象的方法是:
(1) 在染色前纖維上留有的一切助劑,無論它能否對染料產生熱遷移現象,都應該在染色前去除干凈。
(2) 在染色過程中使用的助劑,同樣必須在染后去除干凈。
(3) 染后處理及整理時要將殘留在纖維上的化學品,如柔軟劑、抗靜電劑、防污劑等要細心選擇,只有哪些不致造成熱遷移現象的助劑才可以使用。
(4) 使用樹脂整理時,不僅要考慮分散染料的升華性,還要注意熱遷移程度。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6-10-09
2016-09-30
2016-04-27
2016-04-18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