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者:馬家巖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香緹卡
2019-08-28 11:22:00
復合纖維是每根單纖維或絲束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組分,或雖是同一種高聚物,但其有不同的分子量和性能,這種纖維可集多種組分的優勢于一身,或使之優勢互補,以發揮其整體效果,復合纖維有以下幾大類:
共紡型復合纖維
絲束中部分絲條是一種組份,其余部分絲條是另一個組份,利用兩種組份在染色、收縮、吸濕等性能差異,使加工成的織物具有雙重個性,如采用普通聚酯與陽離子可染聚酯切片生產的共紡絲,其織物經同一染浴處理后,可產生雙色效果,另外兩個組分的收縮不同,使織物更加蓬松,手感更好,可用于高檔仿毛織物。
并列型復合纖維
是指同一根絲條的截面上,一部分是A組份,另一部分為B組份,由于兩個組份收縮率不同,可使纖維形成永久的立體三維卷曲,如PBT/PET并列纖維,染色性,卷曲性都好,手感柔軟蓬松,用于仿毛織物。
皮芯型復合纖維
指同一根單纖維截面上,芯層為一個組份,皮層為另一個組分,這類產品品種較多,用途也廣。如以錦綸為皮、滌綸為芯的心皮芯纖維,染色性好、彈性好,具永久性三維立體卷曲,可用于松蓬織物,仿毛織物、襪子等;以聚乙烯為皮層,滌綸為芯層的纖維,由于皮層可在110-130℃溶融,可用做粘合纖維;以滌綸為皮層,以導電組份或其他裂片功能材料為芯層的復合纖維,就是導電纖維或其他功能纖維等。
裂片型復合纖維
指同一根單纖維截面上,被分為若干分隔,兩種組份交替排列,由于排列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桔瓣型、米字型、齒輪型等,纖維在后加工中兩種組份彼此分裂開來,使一根纖維分裂成許多根細得多的纖維,常見的有8分隔、12分隔、16分隔等,用此種方法可制得單絲纖度為0.1-0.3d的超細纖維,目前市場上用的較多的滌綸/錦綸桔瓣型復合纖維,主要用于仿麂皮,仿桃皮絨或其他起絨面料。
海島型復合纖維
海島型復合纖維類似一根電信電纜,海島纖維的"島"的好似電纜中的金屬導線,海島纖維的"海"好似電纜的絕緣層,若將海島纖維的"島"溶解掉,則生成一根像藕似的多孔中空纖維,若將海島纖維的"海"溶解掉,則可形成集束狀的超細纖維,用這種方法制取的超細纖維,其纖度比用裂片法還小得多,可生產纖度為0.1-0.001d的超細纖維,主要用于高檔合成革基布,高檔起絨織物和高密織物等。
纖維的復合加工也是當前國際流行的紡織技術復合的手段之一,從纖維生產與加工技術角度,也取得了不少的進度,有兩種方法:
一種方法是在纖維生產過程中,使絲束就具有多種性能,如國內生產的滌綸三異長絲(異纖度、異截面、異收縮)由于在原料的選用、噴絲板的設計和工藝條件的設置等多項措施,使同一噴絲板生產的同一絲束就具有不同纖度,不同截面,不同收縮的效果。
另一種方法是將不同品種,不同纖度,不同性能的纖維或絲條進行合股變形加工,加上變形加工條件的變化,可制得成千上萬個品種,也是滌綸長絲差別化產品品種最多的一類。如按變形形態分有螺旋形、鋸齒形和波浪形,按收縮性能分有高彈絲、中彈絲和低彈絲,而按變形方法分有摩擦變形和空氣變形等。紹興、吳江市場流行的樂麗絲、三色肥瘦絲、彩麗絲等都是這類產品。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個回答
1個回答
2019-09-23
2019-09-23
2024-01-08
2019-07-01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