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過程中的棉結該如何處理?
提問者:紡紗廠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熱門產品
熱議話題

提問者:紡紗廠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小姐妹
2019-06-10 10:40:53
一、排除棉結的方法
通過落棉排除和分梳松解棉結,開清落棉、梳棉車肚落棉和蓋板花、精梳落棉是排除棉結的主要區域;梳理作用能有效消除纖維糾纏、減少棉結;通過錫林與蓋板的細致梳理,把一些松散的棉結梳解為單纖維,大棉結分解為單纖維或小棉結;同時,短絨也有所增加。
二、減少棉結的措施
把“雜亂無章”的纖維通過開松、梳理、牽仲變成排列有序的單纖維條,棉結不斷去除又會逐步產生,棉結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應盡量減少棉結的產生和多去除棉結。形成棉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應系統考慮,以使各紡紗元件、器材狀態良好是基礎,合理配置工藝參數是保證,良好的機械狀態與合理的工藝設計可顯著降低成紗棉結。
梳棉工序把纖維束分梳為單纖維,必然會新增許多棉結;而錫林-蓋板的細致分梳又能把松棉結梳解成細小棉結或單纖維;因此,梳棉是產生、排除、梳解棉結的關鍵工序。因為生條中的棉結和雜質直接影響紗線的結雜和布面疵點,對于并、粗、細各工序牽伸時纖維的運動,對于細紗加捻卷繞時的鋼絲圈的正常運動都有影響,造成條干不勻和紗疵;所以,必須控制并減少生條中的結、雜粒數,提高分梳質量是減少棉結的有效途徑。
減少生條中棉結的關鍵是做到“精平車,緊隔距,鋒針/齒;實現強分梳,控浮游,減搓、擦,少產生,多排除”。即精細平裝機器,進行專件修理,確保上車工藝,提高錫林、刺輥、道夫的靜、動平衡、圓整度與蓋板針面的平整度,保持分梳隔距緊而準確,這是基礎。選用優質針布,適時磨針,使梳棉針布的針/齒鋒利、光潔、完好,提高齒尖抓取、握持、梳理、轉移纖維的能力,這是關鍵。達到了緊隔距、鋒利的針/齒,就能提高分梳質量,控制纖維浮游,減少搓擦成結;能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減少牽伸過程中產生棉結;在錫林與刺輥之間,緊隔距可提高刺輥上纖維束向錫林轉移,減少刺輥返花在給棉板處與喂人棉層搓擦成結。在錫林、道夫間緊隔距,可提高道夫轉移率,減少錫林上返回負荷,從而減輕錫林、蓋板間負荷,提高錫林、蓋板間一次分梳的能力,降低了棉結。同時,通過錫林、蓋板間的細致梳理,把棉流中的松散棉結多梳解、消除而減少棉結。
提高梳理質量的關鍵在針布,針布是梳棉工序提高產量與質量、減少棉結的核心元件,其齒形規格、制造質量、規格搭配、鋒利度與耐磨性直接影響成紗質量;采用優質鋒利的針布能顯著減少棉結。新型針布齒條具有矮、淺、尖、薄、密、小等特點,其分梳能力強,分梳細致,提高了分梳纖維和梳解棉結的能力,纖維轉移好,減少了浮游纖維搓擦形成的棉結。試驗證明,應用新型針布后,生條棉結含量降低2%~60%,提高了生條中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和分離度,減少后工序牽伸過程中產生的棉結,使成紗棉結減少。
隨著針布使用期的延長,其磨損日益加劇,齒尖變鈍而不鋒利;針/齒因軋傷而不光潔;使得棉結增加。應定期槍測分析針布的性能狀況,合理確定磨針周期與更換周期,使針/齒保持鋒利狀態,及時磨針或更換針布是控制棉結的重要措施之一。
適時修磨蓋板踵趾面,使蓋板針面保持合適的踵趾差(0.56
mm)以縮小錫林與蓋板針面間的整體隔距而加強分梳,減少針面間的浮游纖維搓轉形成棉結,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還有許多棉紡廠的梳棉機蓋板的踵趾面已嚴重磨損,踵趾差較大,使得工藝上錫林與蓋板隔距較小,實際上錫林與蓋板針面間的隔距卻較大,未能實現緊隔距、強分梳,因而生條棉結增加。有的廠蓋板鏈條已磨損變長,錫林-蓋板隔距易變動而不準確,以至影響梳理質量而增加棉結。對這些廠來說,及時修磨蓋板踵趾面和更換鏈條,是減少棉結的有效措施。
無附加分梳件的梳棉機可適當增加前、后固定蓋板附吸風裝置,以提高梳理質量,排除細小微塵雜,減少棉結產生。合理控制車肚落棉、蓋板花與精梳落棉多排除棉結,能減少成紗棉結。蓋板反轉或提高蓋板運轉速度,能有效減少棉結。
根據原棉的特性選擇工藝參數,如纖維細、成熟度差時應低速度、柔開松,不使用三翼刀片和豪豬打手,用轉速低的三翼梳針打手;刺輥、道夫低速度,控制刺輥與錫林的速比;速比小,棉結多;速比大,棉結少;純棉應控制在1:2左右。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7-01-23
2019-06-06
2018-06-05
2018-06-22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