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大化纖 中化纖 小化纖?
提問者:漫畫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提問者:漫畫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馬秀英
2019-06-10 10:02:47
化纖,是化學纖維的簡稱,簡單的講是人工用化學反應的方式生產出來的纖維,具體的講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化學纖維的品種多,用途廣,產能產量不等,相差較大。人造纖維有粘膠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三醋酸纖維等,其中以黏膠纖維的產能最大。合成纖維有聚酯纖維(滌綸)、聚酰胺纖維(尼綸)、丙烯腈纖維(腈綸)、聚烯烴纖維(丙綸等)、聚乙烯醇纖維(維綸)、聚氨酯(氨綸)及其他彈性纖維等。其中以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和聚丙烯腈纖維產能最多。
“大化纖”、“中化纖”和“小化纖”
大化纖:CHEMICAL FIBER,用PET切片紡或者熔體直紡的短纖維。特點,色澤好,批號大,強力穩定,疵點少,可紡性好。
小化纖:SMALL CHEMICALFIBER,用PET回料紡,價格和質量參次不齊,適合國情和出口到一些質量要求不是太高的市場和領域(如填充料等)。
相同點:“大化纖”、“中化纖”和“小化纖”。首先這是市場上的通俗說法,不一定有準確的定義。三者都是針對聚酯短纖維(滌綸短纖維)而言的,其它的化纖產品種類暫時還不包括在內。
區別是:“大化纖” 一般規模較大的化纖企業用質量較好的切片直接生產的纖維,工藝比較先進,設備多為進口,產品質量指標比較理想,而且穩定,可紡性能比較高。反之目前市場上不少小化纖在生產中摻用可樂瓶等回收原料制作的切片,同時工藝比較落后,設備多為國產,纖維質量明顯受到影響,但成本比大化纖低的多,有些質量要求不高的紗線可以混用一些小化纖。
1.“大化纖”產品指的是用相對精良的進口和國產生產設備,采用聚酯熔體直接紡絲方法或聚酯切片間接紡絲方法而紡制出的滌綸短纖維。由于“大化纖”產品使用的原料基本上都是合格等級品,因而其正規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均為上乘。“大化纖”滌綸短纖維是棉紡織行業主導原料。“大化纖”生產設備是吃“細糧”的設備。
2.“中化纖”產品和“小化纖”產品生產設備采用的絕大多數是國產小化纖機械廠生產的。這類生產設備不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與“大化纖”所使用的生產設備都有較大的距離,所以使用這類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大化纖”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有明顯的質量差別。正因為此,“中化纖”和“小化纖”設備一般使用等外聚酯切片和回收后經過處理的聚酯瓶片、泡泡料作為滌綸短纖維的原料。“中化纖”和“小化纖”生產設備是吃“粗糧”的設備。
3.“中化纖”和“小化纖”使用的設備基本上是相同的。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中化纖”一般使用的是正規聚酯切片生產廠生產的等外產品和經過很好處理的國外進口聚酯回收瓶片。而“小化纖”使用的原料基本上就是一般的回收聚酯瓶片、聚酯回收廢絲和廢料、聚酯泡泡料等。
由于生產設備投資的差異、原料價格方面的差異和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從目前的價格看,一般情況下,“大化纖”滌綸短纖維產品與“中化纖” 滌綸短纖維產品相差2000元/噸左右,“中化纖”滌綸短纖維產品與“小化纖” 滌綸短纖維產品相差1000元/噸上下。
產品用途
“大化纖”產品應用面比較寬。“中化纖”產品在有些應用方面可以替代“大化纖”產品使用,從而為下游產品提供較大的利潤空間。“小化纖”產品一般使用在對短纖維質量要求不高的領域,生產檔次比較低的產品(比30s更粗的紗、噴膠棉和填充材料等)。“中化纖”和“小化纖”滌綸短纖維產品由于設備投資相對較小,原料價格相對低廉,而且在一些應用領域可以替代“大化纖”產品使用,因而具有較大的利潤空間,深受下游產品生產廠家的歡迎。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6-09-21
2016-09-19
2016-09-19
2016-09-19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