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面料摸起來非常涼爽?而有的面料摸起來則很暖和?
提問者:襖桑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提問者:襖桑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面料設計師
2019-05-10 15:09:18
這是因為人體感官和面料的導熱性能在作怪!
從服裝的熱濕舒適性角度來說,
是面料的“接觸冷暖感”在作祟。
什么是面料的接觸冷暖感?
皮膚在與其溫度不同的面料接觸時,皮膚與面料間會產生熱交換,導致接觸部位皮膚與其他部位皮膚溫度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經過神經傳到大腦,使人產生一種接觸冷感或接觸暖感的判斷。
簡單粗暴的說就是:皮膚和面料之間的溫度差異導致接觸的冷暖感。
什么樣的面料接觸暖感強?什么樣的織物接觸冷感強呢?
一般來說,影響面料接觸冷暖感的原因主要是面料的表面狀態,面料表面越平整光滑,那么它的冷感就越強,所以一些磨毛、起絨的后整理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面料的接觸暖感。毛巾組織比緞紋面料暖感更強,毛圈組織比緯平針(汗布)組織的面料暖感更強。
上圖中經過拉毛處理過的針織布就要比普通的暖感強。
以表面平滑、光潔而著稱的緞紋面料,就要比毛巾組織的冷感強。
另外,纖維的導熱系數和比熱值對接觸冷暖感也有一定的影響,通俗點說,導熱系數代表物質傳遞熱量的能力,導熱系數越大,傳導熱量的能力就越好。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面料的導熱系數越大,接觸冷感就越強。下面附上常用纖維的導熱系數。
所以可以看出來,在理想狀態下,結構組織一模一樣,只有原料不一樣的時候,丙綸的接觸暖感是最強的。PS:丙綸纖維在實際應用中主要用在功能(高爾夫球衣、潛水服)、戶外(登山服)等領域,而常規日常穿著面料中應用較少。
當然,因為接觸冷暖感是一個主觀上的感受,所以與評價者本身的條件、所處的外界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
怎樣客觀評價接觸冷暖感?
在接觸冷暖感方面研究比較早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kawabata提出的“最大瞬間熱流量”的概念,kawabata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在20世紀70年代,他研制了一套KES系統來研究服裝面料低應力力學性能和表面性能,主要目的是評價面料的外觀性能;而其中的KESF-TLⅡ是可以測量織物的最大瞬間熱流量的,這個儀器也是以熱傳導現象為基礎,測試在極短時間里織物的最大瞬態熱流量值,來評價織物與皮膚接觸的瞬間感覺。值越大表示織物與皮膚接觸瞬間的熱流量越大,給人的感覺越冷,反之越暖。
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姚穆院士(對,就是非典時期研究出病毒隔離服造福了千千萬萬白衣天使的大牛)的“織物接觸溫度儀”,因為對這個儀器幾乎沒有接觸過,所以就不在這里過多闡述。
在我針對常用纖維面料(不包括各種花式改良的功能性纖維)做過的大量客觀熱濕舒適性實驗中,經過模糊分析,還是粗紡羊毛的接觸暖感最強。(實驗室得出的結論,在實際應用中不具備完全的指導意義)
襯布30D滌綸彈力有紡襯白坯185cm幅寬,襯布50D滌綸彈力有紡襯白坯185cm幅寬,襯布75D滌綸彈力有紡襯白坯185cm幅寬35平方克,襯布75D滌綸彈力有紡襯黑坯185cm幅寬34平方克,襯布50D滌綸彈力有紡襯黑坯185cm幅寬,滌塔夫210T230T系列78克88克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24-01-08
2017-10-13
2014-05-07
2023-07-13
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