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紡紗過程中的原棉短絨率?
提問者:升旗臺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熱門產品
熱議話題

提問者:升旗臺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生態(tài)瓶
2019-04-15 10:58:30
當生產普梳紗線時,一般情況下配棉等級偏低含短絨高,在短絨率超過15%以上時,紡紗生產中不但對成紗條干、強力不利,會出現單強CV%高的問題;同時由于短纖維多紗條在牽伸時纖維間摩擦力與抱合力明顯減弱,纖維滑脫的機會增加,牽伸區(qū)內短纖維無法被羅拉控制,短纖維在運動中飛揚起來被絨套、絨輥等清潔裝置不能完全附著帶走,就可能使短纖維附著在后羅拉和后皮輥上引起纏繞。但是,對于精梳產品就不出現這種情況。
另外,棉纖維含雜是指纖維中含有的非棉性物質及其著生的纖維。如沙土、枝葉、鈴殼、蟲屎、死蟲、棉籽、籽棉、毛破籽、不孕籽、帶纖維籽屑、軟籽表皮等物質。棉紡織廠一般把其中帶纖維籽屑(毛破屑)、毛破籽、不孕籽、軟籽表皮四種和含有纖維性質物質的棉結、緊棉束、僵棉及皮輥棉的黃根稱為七種有害疵點。
絕大部分結雜經過清棉、梳棉、精梳工序能夠被排除掉,各工序半成品中始終還含有一些末被清除完的結雜,由于各工序的牽伸在加壓狀態(tài)下進行,就會出現結雜嵌在羅拉的溝槽或者粘在皮輥、皮圈的表面引起“三繞”,成紗出現條干不勻。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6-05-11
2016-05-19
2016-05-17
2016-05-03
2016-05-19